本版导读
换“牌子”更须换“脑子”
据报载,浙江省兰陵凤凰有限公司1997年在实施股份制产权制度改革中,挂上一块改过名的“牌子”,把募集到的近8000万元资金用于盲目投资扩建上。一年多下来,由于没有从“脑子”这一关键因素上转换内部经营管理体制,企业不但没有一点起色,反而背上沉重包袱,陷入困境,只好重新进行从“外”到“内”的第二次资产重组。
目前,我国经济由适应性调整向战略性调整转变,由产品经营向资本经营转变,由粗放型的经济发展向集约型的经济发展转变。深化产权制度改革,要求企业在理顺产权关系,优化、合理配置生产要素的同时,顺应改制需要来一次从“外”到“内”,包括生产管理、人事制度、经营方式等在内的全方位、立体式的“包装”,从整体上适应市场变化,稳住阵脚,更好地占有市场份额去发展自己。
在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中,有些企业对深化改革的内涵和作用有不正确的理解,往往图赶上改革的“趟子”,只是做表面文章,认为“牌子”挂了、换了、改了,机制也就跟着改了,性质也就变了,无需再去费心劳神了。有不少企业改的只是“外壳”,而“骨子里”根本没有在“制”上下功夫,没有进行一系列完善的内部配套改革,没有真正从“脑子”上打破过去旧的用人机制、管理手段、经营格局等,忽略“市场变了,企业的内部管理体制也要跟着变”的这一关键因素,真正走进了企业改制换“汤”不换“药”的认识误区,因而导致一些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企业虽然换了“牌子”,仍然起色不大。
深化企业的改革体制,是靠“人”这一至关重要的因素来组织实施的。企业的经营决策者尤其需要更换一下“脑子”,更新一下观念,制定和完善好适应本企业改制的新一轮内部管理机制。只有从外到内一体化的合二为一,企业才能重现生机。 (杨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