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打灯笼的传说
正朋十五打灯笼,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由来已久,流传很广。关于它的来历,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
相传很早以前,有一位神仙,由于违犯天规,被玉皇大帝贬到人间赎罪。谁知他受不了人间的辛苦,回去后向玉皇大帝谎奏了一本,说是凡间之人一个个都是四体不勤,无恶不作。玉皇大帝听了之后信以为真,恼羞成怒,便决定在正月十五这天晚上火烧人间。并派另一位神仙下凡布火。
这位神仙奉命下凡,他不相信凡间的人都那么坏,想试探一下人心,于是就变成一个贫寒的老翁站在路旁。恰巧遇见一位车夫,见其年迈体弱,便将其扶上车拉到自己家中,并以好菜好饭热诚相待。后来,全村人知道后,都争着把他请到自己家里盛情款待,照顾得无微不至。这位神仙耳闻目睹了人间五谷丰登的景象,感受到了人民群众勤劳、纯朴、善良的品德,实在不忍心让百姓遭受灭身之祸,但又不敢违背玉皇大帝的旨意。于是,经过一番苦思冥想,终于想出来了一个巧妙的办法,就是叫人间的广大群众,在农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全部打起火把,亮起灯笼,随后他即飘然离开人间,返回天庭。去向玉皇大帝汇报。
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玉皇大帝站到南天门上一看,只见人间红彤彤地一片,到处是火花,便信以为真,也没有再追问。就这样,人们免除了一场大灾难。从此以后,人们为了避灾防难,化险为夷,每逢农历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门前都要挂起大红灯笼,娃娃们还要手执灯笼,走来转去,久而久之,相传成俗,一直流传至今。 (映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