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0年02月18日
生活广场
04

流行嫁妆进万家

文/古敏

生活观念的更新和经济条件的改善,悄然引发了新娘嫁妆的“革命”。一些顺应生活时尚、适应时代新潮的“软件”和“硬件”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老三件”嫁妆。

有了电话不思家。经济的发展使人们信息意识不断增强。过去家中有事,拍份电报需要好几天,寄封快件也不“快”。特别是在农村,不少年轻人越来越感到,交流缓慢不仅给生活带来不便,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

农家姑娘纷纷把电话列入自己的嫁妆。想家的时候,拿起电话就可听到爸妈的声音了。笔者采访了一位到邮局为女儿办电话安装手续的种粮大户李有为,这位60多岁的老大爷乐呵呵地说:“装部电话女儿不想家,花一两千块钱,值得!”

婚嫁保险真不差 目前,各保险公司纷纷开办新的“险种”。时下比较流行的生育保险、养老保险、金婚佳侣保险、失业保险等业务,迎合了不少年轻姑娘稳扎稳打的平常心态。花上几十元买份财产保险,免去家中失窃遭灾的担忧,一百多元买份金婚佳侣险,到金婚时可领保险金一万多元,而在保险公司存上一笔钱,就可轻而易举地解决将来的养老问题。

电脑进家新娘夸 电脑价格的一降再降,为电脑进入千家万户创造了契机,花上万儿八千元就可搬台多媒体电脑进家门,既可当组合音响,又可足不出门看起“小电影”,写信、家庭理财、家务管理、教育子女都能派得上用场。

不少从事广告、新闻、技术开发工作的“白领”姑娘,挑选家电、音响、摄录像机作嫁妆时,也把电脑这位伙伴请进了家门。

追求文凭只为他妇女地位的提高,使不少女性开始寻求自我独立的人生之路,她们想做一名称职的妻子,又不甘心过成天围着锅台转。

由于家庭和自身的因素,不少姑娘都感到了自身的文化危机。一位正在读夜大的青年女工马丽娅笑着说对笔者说:“要想嫁个文化人,自己没文化肯定不行;文化层次相差太远,缺乏共同语言,仅靠热情和金钱来维系的婚姻,就像建在沙滩上的高楼,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

新娘嫁妆的变迁只是社会进步的一个细微的缩影。透过这个小小的窗口,我们可看到社会物质文明的日渐丰富和当代青年女性新的理想追求。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