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招工用人不必“高消费”
近日记者在采访中听说一家知名企业招收工人时,非大专毕业生不要,结果人员进厂后多是在流水线上当操作工,不仅很多专业知识用不上,而且不能马上适应工作,厂方不得不费时费力,重新安排技能培训。
这样的事例还并不少见。一些地质调查队反映,他们需要那些热爱野外勘察,又能适应艰苦工作的中等学校毕业生,并不苛求有多高的学历,但上级部门却强调不是大专学历者不能进。这样,地质队真正需要的人员进不来,而进来的一些高学历的人往往不安心于野外艰苦的工作环境,难对地质工作有所作为。
一些劳动、教育部门人士介绍,现在不少用人、管人单位存在这种倾向,不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人用人,而是随意拔高用人标准,不管专业对口不对口,用人不计成本。实际上,很多操作性强的工种并不需要很高学历,像装配工、清洁工等,高学历的人挤占了低学历的岗位,那些学历不高但有一技之长的年轻人,就很难在社会上找到应有位置。
专家们认为,社会需要的人才结构,应该是一座完整的“金字塔”形状,高精尖者和学历不高的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位置,如果“错位”现象多了,不仅造成人才资源浪费,而且会使社会的整体运行效益降低。那些虽然没有大专文凭,但经过职业教育培训掌握了熟练劳动技能的“大多数”,构成了支撑社会发展的坚实“塔座”。
有关人士呼吁,社会用人单位应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人进入,切莫盲目追求用人上的“高消费”,为企业的发展和社会人员就业提供更好的环境。 ■新华社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