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1年02月21日

陕西工人报公众视角·生活广场 海峡两岸的爱国诗与爱国联 这草这花这树 贪官的“绝招” 图片新闻 从左联作家的稿酬说起 陕北民俗“下娘家” 新邻居 饮食的误区 图片新闻 最好的礼物 图片新闻

当前版:第A4版:公众视角·生活广场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公众视角·生活广场
04

海峡两岸的爱国诗与爱国联

□文/仲剑铁

诗言志。为抒发爱国情怀而写诗撰联,是海峡两岸名人们常有的事。他们的诗、联,大多感人至深,令人读后不忘。

郑成功是我国极力驱逐外夷、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他逝世以后,台湾人民因纪念他,为他建立了许多祠宇,不少文人骚客在祠宇撰写楹联,其中有一联曰:“由秀才而封王,主持半壁旧河山,为天下读书人增添颜色;驱外夷以出境,自辟千秋新事业,愿今日有志者再鼓雄风。”纪念前人又对后人深沉启迪!福建厦门市的郑成功纪念馆建于当年郑成功屯兵处,郭沫若为其题联:“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除荷虏,一代英雄。”以讴歌英雄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宝岛台湾而报效祖国的光辉业绩。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噩耗传到台湾,处于日本铁蹄之下的台湾人民分外悲痛。台北市民众团体立即筹措召开追悼会。被台湾同胞喻为“台湾新文学之父”的赖和为追悼会写挽联:“中华革命虽告成功,依然同室操戈,一统雄心伤未达;东亚联盟不能实现,长使天骄跋扈,九泉遗恨定难消。”既表白了人们继承孙先生遗志的愿望,也道出了山河破碎、国未一统的不幸。后来,北京各大学台湾学生会挽孙中山先生联亦写道:“八百万台湾刚醒同胞,微先生何人领导;四十年祖国未竟事业,舍我辈其谁分担?”其联意显而易见,那时,八百万台湾同胞,除先生而外,何人领导?而先生未竟之事业,除我辈继承之外,又有谁来作中流砥柱!

台湾原国民党“总统府”资政俞大维先生无奈祖国分裂局面,痛于思亲念故、故里难归的现实,撰联曰:“母亲泪落吴江冷,望月魂归蜀道难。”其意境催人泪下。

晚年在台的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其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情更是迫切。1958年,他为经颐渊、陈树人、何香凝共作的岁寒三友图补遗字诗写道:“破碎河山容再造,凋零师友记同游。中山陵树年年老,扫墓于郎已白头。”表达了他久望祖国统一而未能实现的苦恼。1962年春,于右任健康不佳,自觉时日不多,又写了一首悲痛欲绝的诗:“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诗情之悲痛浓郁,令人垂泪。

于右任生前还写过一副对联给蒋经国,奉劝蒋经国要以天下为公,要在人民心中留一个好名声。对联写道:“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1982年7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给蒋经国写了一封信,信中便特意引用了这副对联,希望蒋经国要为国家和民族的统一着想,蒋先生要是能完成这个大业,定会受到全国人民的尊敬,在历史上留下“万世名”。

今天,统一祖国的大业已摆在全国人民面前,光阴荏苒,时不我待。读读这些爱国诗、联,又谁能不为之感动!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