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厂校挂钩 就地取材
5702厂走出培养人才新路
本报讯 空军5702厂在人才引进不足的情况下,依托高校,就地取“材”自行培养,走出了一条培养人才的成功之路。
先是与空军工程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轻工业学院等高校联合,开办了飞机修理、航空发动机修理等专业的中专班、大专班与本科班。专业课全由高校选派老师授课。学员都是由基层单位推荐。按教学大纲要求,学员经过不同学制的脱产或和半脱产学习,考试及格,由高校发给毕业证书。近10年来,该厂陆续培训本科生127名,大专生467名,中专生130名。根据工厂发展需要,他们还陆续选送40多名业务骨干到北京航空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辽宁医科高等学院等高校去学习、深造。
为给企业培养高精尖人才及学科带头人,该厂于1997年选拔出5名技术、业务骨干,到西北工业大学带职进修研究生阶段课程。今年又选拔11人到北京航空工业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攻读研究生。如今,这批人已成为工厂基地建设中的骨干力量。在工厂的生产经营及新机开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于红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