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3年08月29日

陕西工人报北国周末-情感世界 幸福拉长法 表姐的苦恼 老鞋匠 你的婚姻里有多少病毒 等待花开 贫贱夫妻百事哀 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情人与妻子 坏情绪:家庭的污染源

当前版:第A2版:北国周末-情感世界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北国周末-情感世界
02

贫贱夫妻百事哀

□文/王纹

唐朝有个叫元稹的老婆死后,颇为伤心,就写了一首七律,以遣悲怀:“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元稹的“贫贱夫妻百事哀”,不过强调对于患难于贫贱的夫妻而言,永诀更为悲凉,绝对没有诅咒贫贱夫妻一辈子倒霉的动机。总之,这是一个丧偶男人发出的悲凉感慨而已。

然而,从经济的眼光来看婚姻,我们不难发现,所谓贫贱夫妻大抵难以长久。茅予轼先生曾就婚姻和感情有过一段感慨:十对夫妻中,和和美美的只有那么一两对,而三四对都是凑合着过的,总有那么几对,整日打打闹闹,终究离掉了。而那贫贱夫妻,是最容易打打闹闹离掉的。婚姻固然有着精神层面的需求,然而其社会的意义,不过是组成家庭,共同生活,传承基因繁衍后代。“门当户对”的婚姻,具有“区位优势”,因而成为大多数的选择。“强强联合”的结果,迫使那些经济、地位上居于弱势的人走到一起,这便是“门当户对”的低端结局。我们如果将婚姻看作是一种持续增值的交易,那贫贱夫妻的结合,意味着双方都无法对对方的增值提供优势资源,其结果往往是持续的贬值。尽管交易暂时不至因失衡而破裂,却不得不为庸常的生活细节打打闹闹,最终使双方失去耐心,成为悲哀的中心。

汉朝有个叫朱买臣的,他年轻时贫贱,他老婆最终无法忍受他的整日读书,而非努力改变经济状况,抛弃了他等到朱买臣做了大官,回到家乡任职的时候,他老婆又要回到他的身边,朱买臣用“覆水难收”的比喻打发了她。朱买臣的老婆,在婚姻的判断中发现了一个问题:她认为朱买臣读书,不是有效的增值手段,而朱买臣的判断正好相反。信息不对称的结果,就是夫妻反目,从百事可乐变成百事可哀。

在我的老家,流传着一个“姐妹易嫁”的故事,说是明朝的阁老毛晋幼时贫寒,其所订之妻对他十分嫌弃。他中了进士,便服回乡,这姑娘以为他名落孙山,死活不肯同他完婚。她的妹妹同情并暗恋毛晋,就上了花轿,代姐姐嫁人去了。最后真相大白,姐姐后悔莫及,只好哭叫:“妹妹,那是俺的——”

“覆水难收”和“姐妹易嫁”,说穿了都是婚姻对增值有着特殊的需求。然而,婚姻是双方的需要,一方要打破平衡,另一方自然抗拒这失衡,对柴米油盐的抱怨、无法穿漂亮衣服买高档化妆品的气恼、青春易逝的恐惧,最终会使贫贱夫妻在打打闹闹中离掉。即或那些离不掉,婚姻生活又未失衡在贫贱中过一辈子的,被破碎、庸常的生活细节围困,又哪里会有百事可乐的感觉呢?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