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求职老信用成就业瓶颈
签订合同是解决问题关键
本报讯 求职者应聘时一见用人单位要求交押金、担保金就不想应聘了,用人单位却说收取押金是被逼出来的,求职者信用问题成了就业市场上瓶颈。
西安金中大通讯公司的一位招聘人员说,公司招聘推销员、驻店员原来是不收押金的,但带货走人的现象时有发生,如今不得不在用人过程中采取收担保金的办法,一些重要岗位还必须找到担保人列签担保协议,否则业务不能正常开展。但现在的求职者一听说收押金都不愿报到,公司招聘很不顺利。
四处求职的西安商贸学校小李说,他看报纸参加招聘会一个月之内跑了十几家单位,没有一家不收押金或保证金的,自己一分钱工资没挣就先要交押金,他只好放弃。
这种现象不是劳动力市场上新出现的问题。西安市劳动部门的一位工作人员说,求职者信用问题增加了企业的用工风险,无形中也抬高了求职者的就业门槛,但根本问题是用工不规范造成的。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签订劳动合同,在合同中约定详细的违约条款及处理办法,约束用工双方的行为,使违约者为自己的违法行为付出代价。如果劳动合同的作用能得到充分发挥,那么用工风险和就业门槛将不复存在。
■宋宗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