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怎样破解下岗职工小额贷款难
全国政协委员徐鸿道支出高招
“下岗职工小额贷款咋这么难?”采访中,政协委员徐鸿道这样问记者。
政府出台的小额贷款政策让不少下岗职工看到了希望——申请到2万元贷款,他们就能重新创业。但不少下岗职工反映:一心想着二次创业,也符合条件,但就是迟迟拿不到钱。
西安一位叫刘平的下岗女工为申请贷款,半年内被有关部门踢了无数次“皮球”,理由是无法对其审查和监管,小额贷款不能办。
为此,徐鸿道委员提出了解决小额贷款的建议:
单独审查应转向联合审查——在办理过程中由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经办银行、担保公司分别去考察下岗职工选定的同一个创业项目,费时、费钱又费力,如果实行联合审查,既压缩了成本,又提高了效率。
下岗职工集体创业应集体放贷。据了解,合伙创业在北京已明确,最高可合贷10万元,而且北京可以以小企业的名义贷款。
事前培训让下岗职工“早知道”。目前许多申请小额贷款的下岗职工,不知道要走哪些程序,不知到哪些部门办哪些手续。劳动部门在对下岗职工提供免费培训时,如能把贷款政策、贷款程序和就业政策等加进去,下岗职工就能避免走弯路。
反担保形式应趋灵活。反担保有两种,一种是抵押,如抵押房产证;一种是质押,如有价证券和存折。反担保人要有正当的职业和收入。目前下岗职工贷款的反担保形式比较少,也很少有人愿意为下岗职工提供担保。这样下岗职工在担保公司就不能办理协议,更不能到银行申请贷款。如果夫妻双方一方下岗创业需贷款,另一方有固定工作单位,建议可以作为反担保人。有关部门应把这一规定以文件形式确定下来,担保公司不应再增加新的反担保条件。
吸纳下岗职工的企业应享受贷款优惠。即谁安排下岗职工,谁就享受贷款优惠。 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