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4年03月18日
维权之页
03

职工医院向何处去

——中铁一局医院创新改制服务职工记事

日前,陕西省卫生厅厅长李鸿光指出:“中铁一局没有要国家一分钱,也没有让纳税人出一分钱,通过体制改革使医院发生了如此深刻的变化,说明医院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改革是成功的,并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中铁一局医院已经成为陕西省医疗改革的领头羊”。

据悉,我省有职工医院数百家,经营状况好的没有几家,大都在生死线上苦苦挣扎。

中铁一局医院在这次体制改革前也是如此。该院是一个经国家卫生部门核定的二级甲等医院,同时也是一所具有五十多年历史的企业医院,多年来其主要服务对象是本企业职工家属,经费来源是企业划拨的医疗款,可以说吃的是“皇粮”,医院的经营方式基本停留在计划经济状态。随着国家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本企业职工家属有了选择医院就医的自主权后,而医院自身却观念陈旧、理念落伍、经营管理方式滞后,使职工就医人数和门诊量锐减,病房闲置,医院经济效益下滑,职工人心浮动,医院生存和发展受到严重威胁。

面对严酷现实,中铁一局集团从改革和发展的高度,从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的大趋势出发,充分认识到,医院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朝着医院产权多元化和职工身份置换的方向进行改革。经过多方位的调查研究,多方位的探索,终于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企业医院发展的新路子——转让经营权,委托经营。从2002年10月开始,中铁一局集团与有受托意愿的股份制企业陕西伊丽整形美容医院有限公司进行了认真的洽谈,双方达成一致,签订了委托经营合同书:中铁一局委托陕西伊丽整形美容医院进行为期两年的经营管理,托管完成后,经双方一致同意后对医院进行股份制改造。托管期间,伊丽整形美容医院拥有包括财务、人事等在内的行政经营管理权。

2003年4月15日,中铁一局西安中心医院委托经营正式生效,新任院长王连刚走马上任。上任伊始他和他所带领的团队就立即着手把新的经营理念、服务宗旨引入了医院,发展拳头科室特色医疗,并围绕着重新吸引回病人采取了一系列行动。

投资2000万元对医院进行改造装修和购买医疗设备,使医疗面貌焕然一新,医疗设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让利给患者。免去挂号手续免收挂号费;实行集中采购药品,做到卖给患者的药品价格比一般医院平均低30%;标准间住院费只收取一般医院的一小半,每床每日只收25元;一般病比较重的患者前来看病,报销打的钱;对下岗和低收入者就医,在原来低30%的价格上,再让利20%。

引进人才,提高医疗质量。引进从事疼痛、药品采购、美容等教授级高端人才6人,聘任博士后博士3人,高职13人。对职工进行全员培训,提高岗位技能水平。

真正做到待病人如亲人。问候病人用“您”开头,称呼病人绝不用多少多少床,而是称呼叔叔、阿姨、大伯、大妈、大姐、先生等;为每位住院患者送鲜花;对出院病人坚持电话回访。

这些措施的实施,使该院对广大患者具有了很强的吸引力,在服务职工服务群众方面达到了一个新境地。

首先很好地承担起了全局十几万职工家属的医疗保健任务。该局职工家属前来就医享受价格优惠20%服务,而且医院还为职工设立家属病房,送医送药到家属区到工地,到青藏线等施工地点为职工看病防病,为到各地施工的职工进行体检,进行职业病妇科病检查。同时和社会上的不少大型企业集团和周边厂矿企业、社区建立了医疗服务契约。中国银行将有160万人的客户群体的医疗保健任务交给了该院。西安市太乙路、长乐路两个社区也将30万人的医疗保健工作交给了该院。

本院职工和中铁一局集团也充分享受到了医院体制改革带来的好处。改制后,该院职工无一人下岗,收入大幅提高,中铁一局不仅不为医院的出路忧心了,不仅不用给医院贴钱了,而且每年还可得钱。

职工医院向何处去?中铁一局医院的经历告诉我们,只有走体制改革之路,才能生存和发展,才能三得利——患者、医院职工和上级主管单位三得利。难怪日前省卫生厅厅长李鸿光和他率领的“陕西省医疗机构产权经营权制度改革课题组”的专家们,在考察和调研了中铁一局医院这次体制改革后,对该院的做法赞不绝口! 韩晶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