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4年04月02日

陕西工人报北国周末-憩心亭 无名雕像 成功如是说 雪忆 一棵树 晒帽子的人 春暖花开 生死之情 春韵 当代大学生“不良竞争心理”扫描 广告 一束智慧花 高原唢呐 不只是纸杯 “仗义”捂死病婴难逃心灵谴责

当前版:第A4版:北国周末-憩心亭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北国周末-憩心亭
04

“仗义”捂死病婴难逃心灵谴责

他跌入没有爱的深渊

(上接一版)

5月16日晚7时许,他怀着复杂的心情走进了锦江区公安分局刑警大队。听了吴浩的自述,公安局很快出动人马,将赵平与赵梅缉拿归案。

六年良知折磨,飞身跳楼求心安

吴浩在看守所里安安稳稳地过了20多天清静的日子,6月12日,公安局通知他,可以暂时取保候审了,但必须随传随到,待公安机关掌握了相关的证据之后,再移交法院判决。

接到公安机关的通知,吴浩心情非常复杂——自己是罪有应得,公安机关为何如此宽大?当他走出看守所时,反而有些茫然了。

回到那间租来的房子时,他没有见到谢虹的影子,却只见到餐桌上压着的一张纸条,那张纸条是谢虹写给他的分手信。

女友抛弃自己后,紧接着父母也抛弃了他。

从看守所出来以后,他原来打工的那家手机店老板婉言谢绝了留他继续打工的请求,理由是他进看守所的那段时间,他的工作已被别人取代了。

自从良心发现自己的从前“罪孽深重”之后,吴浩就努力改变自己的恶习,生活变得积极向上,遇到邻居有什么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也总是热情相助;看到街上有可怜的人乞讨的时候,经济并不宽裕的他也总会捐助一点零钞……因而他在不少人眼中都是个热心人,甚至还有人将他当成活雷锋。

但是当他从看守所取保候审回来后,人们见到他却都象躲避瘟疫一般远远地走开了,他看见再有人需要帮助而积极主动地前去帮忙时,人们也都尴尬地笑着拒绝了。

遭受了一个又一个打击之后,吴浩的自责与自卑更增加了一成,情绪也更加低落——他明白这一切都不能怪别人,而应该怪自己,这都是自己咎由自取。

2003年7月2日上午,当他向自己的唯一好友赵平打电话诉说自己的情况时,这位昔日的好朋友却非常生气地对他说,这一切后果都是他造成的,当初杀害自己女儿的是他,说从此要守口如瓶的是他,后来投案自首的也是他,他投案自首后牵连并破坏了自己和姐姐的家庭幸福的还是他。他不仅害了自己,也把大家都害惨了。

听了好友的话之后,吴浩的心情坏到了极点。他感到万分悲哀,与其这样在良心的无限谴责和别人的唾弃中生活,还不如死了算了!想来想去之后,他绝望地从楼上纵身跳了下去。

纵身一跳,仍跳不出良知的谴责

当吴浩从昏迷中醒来以后,他发现自己并没有死,而是躺在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的病床上,他再次伤心得哭了。

虽然医护人员对他关怀备至,但吴浩的内心依然十分痛苦,他觉得对不住社会对自己的关爱。他住院以后的前几天时间里,他以前的熟人、朋友和亲戚没有任何一个人前来医院看他:赵平没有来、谢虹没有来、他的姐姐没有来,他的父母也没有来。虽然每当他的病房外响起了杂沓的脚步声时,头痛欲裂的他都努力地睁开眼睛,期待着什么,但他总是失望。

吴浩跳楼自杀后,有认识他父母的人将他跳楼的事告诉了他的父母,但他的父母却拿出公证书称,他们已与“那个不争气的东西”脱离了所有关系。

但是几天后,他的父母还是来到了医院照顾他。

此后不久,虽然吴浩最终康复出院了,但他心灵上的自责却依然没有消减,社会对他的歧视也依然折磨着他。夜深人静之时,不知道该何去何从的他常常一个人默然落泪,他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尽头。(文中人物为化名)。说明:图为吴浩。

作者依法声明:未经作者同意,本文谢绝任何形式的转载、转发、上网。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