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石头河水库管理局水泥厂
农民工不再人微言轻
本报讯 “把农民工关心的事办好,让农民工满意”这句话在石头河水库管理局得到了诠释。一心一意为农民工办实事,维权益,极大激发了农民工的爱岗敬业精神,农民工争先恐后地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
石头河水库管理局下辖水泥厂是全局农民工最为集中的地方,全厂198名职工中只有30余名正式工,重要岗位全是农民工担当。在对待农民工的问题上,上至管理局下至水泥厂领导,都把农民工当作自己人看,收入上缩小农民工与正式工的差别,政治上为农民工的参政议政创造条件。早在1998年,石头河水库管理局便下发了有关局内企业农民工入会的文件,水泥厂当即签订劳动合同,在工作一年以上的民工队伍中发展了一批工会会员。此后,水泥厂按照条件达标,每年固定发展一批农民工会员。今年4月份,水泥厂召开首届职代会,农民工代表占了一半。
农民工当职工代表不算什么新鲜事,农民工当上车间主任、副主任的大有人在。农民工赵湛、张乖生分别是原料车间正副主任,就连企管科、办公室等科室的领导也是农民工。农民工说话不再人微言轻。农民工反映厂区没自行车棚,工厂当即组织人力专门给职工建起车棚。职工食堂远离厂区,农民工代表提议就近搬迁,没几天功夫,职工食堂便迁到了厂区。
农民工的待遇有了,说话有人听了,岗位奉献和科技创新意识更浓了。水泥烧成车间,旋窑结圈是困扰企业的老问题,每清理一次结圈,要停产几天。细心的农民工们和技术人员一道从生产实践出发,机动掌握下料的量,从技术参数上,风力上减少结圈问题,采用农民们的“土”办法后,一年少结5次圈,增加效益10余万元。石头河水库管理局工会的张主席告诉记者,每年开展的提合理化建议活动中,有的农民工建议还获了奖。今年,按照入会标准,水泥厂又将有数名农民工进入工会这个大家庭,她真诚地欢迎更多的农民工当上企业的主人翁。
本报记者 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