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海波·
徐启堂等15位自发外出的农民工在宁陕县劳动部门的帮助下,拿到了拖欠的工资、解除人身自由限制,维护了自身合法权益,顺利返回了家乡。但如何有效解决劳务输出过程中农民工合法权益保护问题,又再一次摆在了我们面前,不得不引起思考和重视。
劳务输出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农民快速增收的一条捷径,近年来,在我省得到了迅猛发展,规模不断壮大、人数逐年增多,每年有数万人在外务工。但是,象徐启堂等15位外出务工农民的遭遇却绝非个案,类似现象在数万劳务输出大军中屡有发生。正是由于外出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从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民群众外出务工的积极性,对进一步发展壮大劳务产业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从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我省的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非常低,80%以上的外出务工人员都是自发性外出的,而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外出务工人员中,绝大多数都是自发性外出务工人员。他们或靠亲友介绍或盲目外出,对用工单位的守法、诚信等基本情况缺乏足够的了解。由于有组织的劳务输出,输出前对用人单位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考察,输出后与用人单位履行了相关手续,并经常保持联系,侵害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事件发生的几率很小。由此可见,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是有效保护外出务工农民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
如何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呢?首先,要加快劳务输出服务体系建设,迅速形成覆盖村、组的劳务输出服务网络,给有外出务工意向的农民群众提供真实可靠的用工信息。其次,在劳务输出集中地设立劳务输出办事机构,负责收集用工信息、对用工单位进行考察,并与当地劳动部门加强联系,保障务工人员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第三,广泛进行宣传,让农民群众充分认识到自发外出务工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增强参加有组织外出务工的积极性。当然,要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更重要的是要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并给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