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朱站长说:你是十几年来,到这儿采访的第一位记者
丁家坝故事
(上接一版)
今年34岁的宋群尚不但是车站的站长,更是家里的顶梁柱,然而面对家庭中丈夫和父亲的双重角色,他感到自己是那么的“不称职”。
之所以这么说,宋群尚解释道:“以前的事也不想说了,可这几天因为妻子生孩子的事,我真觉得对不起她们母子。生孩子对一个家庭,对一个女人来说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而我从4月7日孩子出生,到你今天来的4月17日,前前后后和她们在一起的时间还不到3天,怎么去尽一个丈夫,一个父亲的责任呢?在我走的那天,妻子哭得很厉害,说我走了谁照顾她。真的,我当时非常难受,一个男人怎么能在这个时候离开。我一直劝解她,告诉她火车提速可是大事,作为站长必须回到车站,最后一狠心回到了车站。这几天妻子情绪也好多了,平时打个电话多安慰她几句。等到18号后,我就休息了,到时再好好补偿一下。”
“好了,不说我了,给你介绍一个职工,他算的上一个老铁路,他的故事会更多”。宋站长笑着说。
宋站长介绍的职工名叫吴燕,41岁,在丁家坝工作了15年,现任车站值班员。
谈到吴燕所从事的工作时,他说:“这工作简单的说就是安排接发列车,白班上11个小时,夜班分前半夜7个小时,后半夜6个小时。这工作不但熬人,更离不开人,打一个盹就可能出大事,所以责任重大!”
“听说,有一次你带病上班,并且在做完手术三天后就上班,能不能讲讲?”记者问。
“哎!这也没啥。上次得的是胆囊炎,当时我也不知道,痛得受不了就用手顶。后来找了个赤脚医生让打吊针,在坚持了两个白班后,在上后半夜班时,实在是坚持不住了,就叫宋站长顶一下班。你知道,这工作可是24小时离不开人的。回家后,到医院一检查,医生说是胆囊炎要做手术。可工作不等人呀!也不能总叫宋站长顶,手术三天后,伤口还没有好,我就上班了。像我这种小事,真是不值一说,作为一线铁路职工谁没有这样的小故事。”吴师傅道。
不知不觉,时针已指向了午夜12点,此时的小站是那么的宁静,要不是火车的经过,真的还以为身处在大山中的一个村落之中。这时,宋站长说:“现在是4月18日了,我和吴师傅还要去值班,今晚是火车提速的开始,马虎不得,你也早些休息吧!”
宋站长和吴师傅离开了许久,可记者一直心绪难宁。当旅客们进入梦乡之时,许许多多像宋站长、吴师傅这样的铁路一线职工正走向工作岗位,他们为了旅客的安全而默默奉献着,我们可能永远不知道他们叫什么,可正是有了他们,旅客才多了一份保障。
在这里我们向千千万万个铁路职工道一声“谢谢!” 本报记者 章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