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不让哥哥当官
西 平
孙中山先生兄弟二人,其兄孙眉,侨居夏威夷岛,以经营商业和农牧场维持生活。孙中山12岁时就随母到夏威夷投奔兄长,一边在哥哥开的店铺里当“见习店员”,一边进学校读书。
孙眉见弟弟年少志高,学习勤奋,便择定一个吉日,当众宣布将他多年辛苦积攒的财产让给弟弟一半。以希冀弟弟成材并以此赢得人们对孙氏家族的尊重。但少年孙中山却拒绝接受,他表示,能赢得家族的荣誉和乡亲们尊重的,不见得只有金钱和财产。
几年后,孙中山回国从事反对帝国主义、推翻清政府的革命工作,为了在海外华侨中建立革命基地,孙中山又远赴夏威夷,成立了秘密的革命团体兴中会,提出了“中国现状之忧,我人当起而自救”的口号。而此时的孙眉,在与弟弟的接触中,懂得了革命道理,从阻挠弟弟闹革命变为拥护弟弟闹革命,并加入了兴中会,担任分会主席。兴中会在夏威夷群岛发起认购革命债券,当然对外只说是“银会”,“集股举办公益事业”,孙眉积极推动认购工作,贱卖自己牧场千余头牲畜,所得款项全部交给孙中山充做军饷。孙眉两次分财产给他的弟弟,第一次分产是为了家族之义,兄弟之情,而第二次则是祖国之情,革命之义了。
孙眉此举,影响很大,很多人纷纷追加银会股金,额外捐助。从此以后,辛亥革命前的多次起义,军饷、经费之需没有一次没有孙眉的捐助。据史学界统计,在整个反清革命期间,海外华侨提供了大量的活动经费,而华侨中捐输之多,孙眉是名列前茅的。
1908年至1910年是同盟会和孙中山最困难的年头,孙眉此时虽已无款可捐,但他仍一如即往地支持孙中山的正义事业,他决心参加一线战斗,加入了黄兴的“先锋队”。人们称赞他们兄弟俩是“弟弟华盛顿,哥哥拿破仑”。
武昌起义胜利后,广东光复,猎官者纷纷奔走钻营,广东人事纷纭,有人拥护孙眉为广东都督。兄弟见面时,孙中山对孙眉说,政治非大哥所长,大哥勿涉足政坛,奉劝大哥致力实业,发挥所长。
1911年12月29日孙中山当选临时大总统,他陆续收到广东各方人士举荐孙眉任广东都督的电文一百多通。孙中山电复广东各界,解释了不能委任大哥的理由,说:“爱之适足以害之”。而这时孙眉却带着一班人来到南京,他看弟弟出任临时大总统后,对他这个开国功臣尚未“摆正位置”,就亲自出马探听弟弟的打算了。孙中山劝告哥哥说,你的长处是办实业,不宜从政,否则就及时息影林泉,以娱晚年。并告诉大哥说,他自己也准备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孙眉知道此事已不可转寰,便憋着一肚子闷气,返回家乡了。
孙眉虽走,但举孙眉为广东都督的函电还是雪片一般飞来,孙中山亲拟一纸电文,拍发给大哥,再次陈述了大哥不宜从政的理由,诚恳地希望哥哥为大局计,不要再涉足政界,以免造成不好的结果。
孙眉在家乡接到电报后,勃然大怒,将他们兄弟俩的合影照片都摔了。
孙中山尽管与哥哥手足情深,在其革命生涯中多次得到过大哥的关爱和资助,但直到他辞去临时大总统,始终都没有让他的哥哥孙眉涉足政坛。国家利益要求孙中山这样做,历史证明孙中山这样做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