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4年10月15日

陕西工人报北国周末-百味人生 随遇而安 金色童年 侗家少女 母亲打鼾 以爱心与世界对话 怀念草鞋 回到过去 男人单个上街的时候 爱情需要彼此欣赏 棉手套 角色“五味” 爱与誓言

当前版:第A2版:北国周末-百味人生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北国周末-百味人生
02

随遇而安

[西安] 姬有文

“随遇而安”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则是:“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这种“安”则需要超脱、豁达的胸襟,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因为它是心灵之安,不仅使人“其寝不梦,其觉不忧”,而且可以乐观处世,长葆青春。

抗日战争期间,世居北平的文学家梁实秋先生,为避兵乱,南迁重庆,在城郊租住陋室两间。这两间临时居所其陋如何,先生有所描述,不仅“有窗而无玻璃,风来则洞若凉亭;有瓦而空隙不少,雨来则渗如滴漏”,而且夜晚鼠子猖獗,夏夜聚蚊成雷。但这并不妨碍梁公安然、怡然地潜心写他的文章,并将自己在这陋室中的精神产品,冠以《雅舍小品》之名。

俗话说:“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人的一生中不可能永远都是风平浪静的,人生际遇不是个人力量所能左右的,唯一能使我们不觉其拂逆的办法,就是使自己“随遇而安”。

有一次,某人从山区搭公家运东西的车回县城,车到中途,忽然抛锚,那时正是盛夏,午后的天气,闷热难当。在赤日炎炎的公路上令人无法前进,真是让人着急。可是,他当时一看情形,就知道急也没有用处,反正是得慢慢等车子修好后才可以行走。于是他问了问司机,知道需要二三个小时,就独自步行到附近的一条河里游泳去了。河边清静凉爽、风景宜人,在河水中畅游之后,暑气全消。等他游泳兴尽回来,车子已修好待发,趁着黄昏晚风,直驶城里。打那之后,他逢人便说:“真是一次最愉快的旅行!”随遇而安的妙处由此可见一斑。假如换了别人,遇到这种情形,可能只好站在烈日炎炎之下,一面抱怨,一面着急,而那个车子也不会提早一分钟修好,那次旅行也一定是一次最痛苦、最烦恼的旅行。

我虽才疏学浅,但若论随遇而安,似乎尚值一提。我居住西安20余年,六迁其家,虽然前9年居住50年代建造的土坯瓦房,朝阳背阴、席棚砖地,低低矮矮的15平方、年久失修的破旧平房,但有好邻居相伴,给生活也增添不少乐趣,我对小屋也产生了留恋之情。凡每次迁入“新居”,睡时难免有梦,醒来却无忧烦,整理家用必备的杂物之后,便埋头写作,或曰“开张营业”。而写文章,或剑拔弩张、或幽默闲适、或平和恬淡;有匕首投枪,亦有风花雪月,随想随写,不拘一格。何故?只因心境不为环境所忧也。我有一椅一桌一榻,酣睡写读,均已有着,我亦不复他求,正合我心。

环境和遭遇常有不如人意的时候,问题在于一个人怎样面对拂逆和不顺,知道人力不能改变的时候,就不如面对现实随遇而安。与其怨天忧人,徒增苦恼,还不如因势利导,适应环境,在既有的条件下,尽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去发掘乐趣,寻求新的道路,以求得快乐和宁静。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