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孙科晚年的艰辛岁月
1949年7月,孙科去广州参加国民党非常会议返回香港后,意气消沉,认为“大局已无法挽回”。12月10日,蒋介石由成都飞往台北,没有通知孙科赴台。孙科意欲申请赴美,但台湾当局不给他发放护照,无奈中只得暂住香港。
孙科在香港居留期间,每天都有滞留在港的国民党军政人员叩门拜访,向孙科告贷。孙科每以10元港币打发这些昔日的军政人员,后因人数日益增多,乃改为5元,但前来借钱的人仍持续不断,遂决定尽速离开香港。孙科刚到香港时,即向港英当局申请出国护照,但在1949-1950年间,孙科却为一私人之事所困扰。广东籍某女子声称与孙有染,向台湾和香港两地法院同时控告遭孙科遗弃,要求孙支付一笔数目不菲的款项。此女子得到孙科政敌的支持,其目的是阻止孙科前往台湾。双方通过法律程序进行了诉讼,一时闹得沸沸扬扬。直到1950年春,香港法院判决孙科胜诉,他才得以出国。
1950年秋,孙科携夫人经印度、希腊赴法国,抵达巴黎后,暂住老友、前驻苏大使傅秉常在巴黎郊外的别墅,开始了他晚年流亡海外的岁月,是年孙科60岁。
孙科虽流亡海外,但起初生活却颇为优渥。1950年他寓居巴黎后,养病之余,经常游历欧洲各国。绮丽的异国风光,丰盛的餐饮,似乎已渐渐洗去孙科多年从政的疲惫。
孙科在巴黎寓居两年后,决定转往美国。次年迁居加州洛杉矶西部圣塔莫利卡。
孙科深居息影,俨然“闲云野鹤”,在南加州乡间闭门读书,只是生活颇为清苦。甚至有一段时间,孙科夫妇因经济窘迫只能吃番薯充饥。然而,他每天仍到附近的图书馆看书,家中也堆满了书籍,完全过着一种普通老人的困窘生活。
(据《海内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