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科研单位“旅游开发”破坏海洋资源
海底的珊瑚礁被喻为海底的热带雨林,对于保持海底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然而海南省三亚市的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鹿回头湾沿岸海域珊瑚礁资源及其生态系统正遭受严重的人为破坏。令人感到震惊的是,发生这种破坏的恰恰正是在专门从事海洋资源研究和保护的某科研机构三亚一实验站内。
科研单位在实验站内搞“旅游开发”
2005年1月下旬,记者在位于海南省三亚市小东海鹿回头海湾内的某科研机构一实验站采访时发现,一个初具规模的旅游潜水基地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目前已经建设了一批规模较大的相关建筑,有很多身穿潜水服的潜水教练在附近海域频繁地下潜和布放浮标。据了解,这是这个实验站利用站内的相关海域和海南三亚一家潜水俱乐部违规合作开发潜水旅游项目。
专家指出,这一开发项目势必对当地珍贵的珊瑚礁资源造成严重破坏。而珊瑚礁生态系统一旦遭到人为破坏,至少要六十年才能恢复。
是保护环境还是搞经营创收
记者随即采访了该实验站站长张〓。这位站长开始先是对此事矢口否认。后来才说,该站是让新海洋俱乐部帮忙做园林花草,而并没有让他做潜水项目。对于该俱乐部正大张旗鼓地建设潜水基地,该站长竟然说:“我们目的只是请他们做保护,但他们即使是做了潜水项目,也不是我们所能管的。”
海南三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表示,根据国家和海南省的有关规定,该实验站并不具有开发这一海域的资格,其私自组织招标并进行开发是违法的。
环境被破坏的恶果已经显现
由于近年来大量进行潜水旅游开发活动,当地的珊瑚礁资源已经受到明显的破坏。现在该岛从事潜水开发的许多海域的沙滩已经开始出现泥化趋势,许多过去洁白的沙滩已经堆满从海底冲刷上来的珊瑚死体,顾客已不能任意地在沙滩上光脚游玩,环境被破坏的恶果已经显现。
目前三亚的珊瑚礁破坏情况已经比较严重:在保护区的鹿回头湾附近有大面积的麒麟菜养殖,还有个别的鱼排养殖,对珊瑚礁生长有一定的影响;近几年来,时有个别炸鱼现象发生,以往长期的频繁炸鱼使保护区的珊瑚及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在保护区建立以前和建立初期采珊瑚到市场上销售的现象非常严重;保护区偷采珊瑚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专家指出,潜水旅游的游客往往是初学者,对珊瑚礁直接破坏的可能性较大,长期开展潜水活动,加上游客受珊瑚礁保护教育的不够,会碰碎造礁石珊瑚。平台和观光船抛锚也可能破坏珊瑚,旅游垃圾如不进行处理不但会影响景观,也容易被带入海中影响近海岸、海洋环境。海洋旅游业对珊瑚礁资源的破坏是非常致命的。 (据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