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5年07月29日

陕西工人报北国周末-文化视野 胡适为何屡救陈独秀 康熙的梦与乾隆的诗 不谄与不渎 半坡狂想曲 给读书留点时间 我们今天该识多少字 胸襟 一枚中华抗战明信片 罗炳辉悼父明志联

当前版:第A3版:北国周末-文化视野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北国周末-文化视野
03

给读书留点时间

张荣

人生最大的快乐,莫过于读书。因为人们通过学习可以树立良好的品德,增加自己的智慧。人的品德、性格从生下来就各有各的缺陷。有学问、修养的人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所以用加强学习的办法来弥补,于是就变成了一个具有完美品德的人了。普通的人不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而被这种不足支配着任意作为,率性行事,所以造成许多过失。古希腊圣哲苏格拉底曾言:“烈性而桀骜不驯的良种马,如不加以驯服,永远都不会成为最骁勇的千里驹。”人也是如此,禀赋最优良、精力最旺盛、最有可能有所成就的人,如若不能接受教育而不学无术的话,只能成为无用的人。学习是为了增长知识,通达事理。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求益,种种品行都能从读书中得以进步。梁元帝当年在会稽时,只有十二岁,便好学。当时他又患皮肤病,手足都不能伸屈自如,在空斋里张起一葛帏防蝇,独自坐在帐内,银瓯内藏着绍兴酒,不时喝一点,来解除痛楚。随心地读史书,一天二十卷,没有老师传授,有时遇不识的字、不懂的话,只是自己反复地读,不知道厌倦。他有皇子的尊贵地位,又在好逸乐的童年时候,还能这样努力学习,何况其他希望通过读书找到自己前途的普通人呢!

有大的志向没有大的才干是不会取得成功的,而大的才干只能从学习中得来。学习不是仅停留在记诵上面,而是要探究事物的所以然,融会贯通,如亲身实践。隐居在隆中的诸葛亮一出山就做军师,淮阴侯韩信一出道就被任命为大将,这固然是因为他们是盖世雄才,但他们的才干都是平时善于学习的结果,有远大抱负的人读书就应当如此。现在有人刚成年没学就说老了,其实学习是一生的事,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孔子说的“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魏武帝曹操年纪老了更努力学习,曾子七十岁才学,后来名闻天下;荀卿五十岁才到齐国游学,也成了硕儒;公孙弘四十多岁才读《春秋》,竟做了丞相;朱云也是四十岁才开始学《论语》和《易》,而他后来也成了大儒。这些人都是大器晚成之人。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