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3年12月30日
第3版
03

碗里要有饭锅里也要有饭

——企业内部分灶吃饭国有资产流失严重

张继红余剑成

国有大中型企业,划小内部核算单位,模拟市场经营,建立分厂,实行分灶吃饭,已成为企业深化内部改革,转换经营机制的重大举措。实践证明这一作法,有力地调动了各生产经营单位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能够形成“东方不亮西方亮”、“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的星火燎原之势,以重振企业雄风。但是,由于企业对内部的二级承包管理未跟上,出现了总厂对分厂失控现象。一些分厂领导“坐山为王”,搞“诸侯割据”,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挖总厂现成。针对产品生产销售稳定,有独立性的二级单位,搞分厂就是为了让他们轻装上阵,放开手脚大干,更加搞活经营。但有的分厂厂长只求“平安过渡”,多捞“实惠”,眼睛紧紧盯着总厂的“锅”里,挖总厂墙角,做起了无本万利的经营来。有个工具分厂,建厂初期先是以求“扶持”为由,或明或暗地从总厂“挖”有用的设备及原材料,继而又私自低价处理总厂和自己一时未派上用场的设备,仅处理设备一项就使总厂损失了18万元。有的分厂揩总厂的“油”,把给总厂加工的本该值1元钱的产品按10元钱来结算。或象某分厂不但找出种种理由不给总厂上缴承包费用,而且把水、电、汽、风及领用零星材料等应该给总厂用现金结算的往来变动费用,也硬是赖着不缴。就这样,使国有中型企业一年损失竟达300多万元。

偷吃窝边草。经营不善、资金周转不灵、原材料短缺使聪明的分厂领导用“偷吃窝边草”的便捷方式来自救。有个厂最近就发生了这样两起分厂“找米下锅”的丢人显眼事。甲分厂搞铸造,先是发动分厂全体职工在全厂范围内搜罗破铜烂铁,总厂领导认为此举虽不妥,但也有利于分厂生产和工厂环境卫生,也就未加干涉。但该分厂后来竟胆大包天地用气焊偷割了乙分厂正在运行的铁轨道。丙分厂经常需要使用一种价格昂贵的化工原料,为了节省开支,他们瞅准了也在使用这种原料的丁分厂。在一个月黑风高夜,由丙分厂厂长亲自带人偷回了两桶化工原料。这把工厂搅得有些沸沸扬扬。从表面上看,这些分厂领导是一心为公,但何尚又不可以说是打着分厂的旗号,堂而皇之地肢解国有资产。

慷慨挥霍。分灶吃饭,既为分厂领导提供了可以充分施展才华的舞台,同时也给一些功于“花拳绣腿”的人创造了可以尽情挥霍的自由空间。分厂领导借口考察设备、调研市场、推销产品,坐上快捷又舒适的现代化交通工具,飞东飞西,转遍了名山大川,考察了开放城市,住的是星级宾馆,吃的生猛海鲜,差费报销往往在四位数,但到底给厂里带来了多大效益,只有天知道。有的分厂领导家里有了红白喜事,手下人便出面租来了大车小车,风光显摆,但所有费用最终都神不知鬼不觉地进了分厂的帐。

拉下狗屎总厂兜。分厂盈利了,自然是分厂领导劳苦功高。他既能随心所欲地“分红”,又能拿到总厂的“承包奖”。一旦分厂搞“砸”了,分厂领导便一改往日“飞扬拔扈”的“寨主”样,装出一副无奈相到处哭穷,不但拒缴承包金,拖欠税款,而且想方设法将亏损向总厂转嫁。一个分厂采用集资的方式建起一条生产线,不曾想买来了淘汰设备,生产线建成后出不了效益却欠下了职工的集资款。为了要回自己的辛苦钱,分厂职工天天找总厂领导哭闹。从安定团结、稳定大局考虑,总厂忍气吞声地给分厂如数报销了“建线”款。

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内部分灶吃饭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开拓市场,发展生产,提质降耗,以期取得好的经营效果,获得更多的经济利润。这一良好的愿望和初衷,在错综复杂的现实中,由于没有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来保证,已经变味了。总厂“锅”里的国有资产被肢解后在向分厂的“碗”里在流,其非法流失之严重程度令人咋舌。面对商品激烈竞争的市场如战场,企业建立了分厂这支游击队。可是有的分厂“游而不击”,却在总厂的锅里争饭,有的分厂是击必自溃,把自己碗里的饭也给泼了出去,有的分厂虽击而有小获,也难能给总厂锅里添加点粮。“死水怕勺舀”,到头来广大职工个人的“小碟子”里到底能盛多少饭?企业在商品经济转轨变型的“游击”战略转移中,被经济规律的“无形手”活活的掐死了,职工们将何以安生?因此,在这岁末将至,企业搞新的一年内部经济承包之际,职工们喊出了“碗里要有饭,锅里也要有饭”的心声,以企引起厂长(经理)们的重视,从而能“亡羊补牢”,建立和完善起对分厂经营行为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以利再战。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