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4年05月26日
第3版
03

企业内部监督问题的几点思考

王顺清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和基础工程。其基本特征之一,是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监督制度,调节和规范所有者、经营者和职工之间的关系及行为,形成自我发展与自我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据我们宝鸡市纪委和对20多个大中型企业调查,企业内部的党纪政纪监督、民主管理监督及财务审计监督,总体状况是好的。主要表现:一是设置了组织机构。普遍设有纪检、监察、工会和审计等组织机构,形成了内部监督网络。二是建立了各项制度。各企业结合实际,分别制定和坚持了党风廉政制度、职代会民主监督制度和财务审计制度等,为企业深化改革和廉洁经营创造了良好环境。三是取得了一定效果。由于企业内部约束机制运转政常因此保证了企业决策的正确性,维护了企业及职工的自身利益,促进了企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这些情况表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重视建立企业内部监督制度,强化企业自我约束能力。

尽管企业内部监督的主流应当肯定,但受主观和客观因素影响,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1)有些企业领导和职工,对内部监督的认识还有差距。觉得在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的情况下,强调这监督、那约束是多余的。(2)有关企业内部监督的法规还不够完善,操作性不强。比如,民主评议干部年年搞,但究竟不信任票达到多少就能建议上级罢免厂长、经理,并没有明确规定。(3)有的企业职能部门受客观条件限制,监督工作因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未能完全到位。(4)监督本身缺乏约束力,没有具体的惩戒措施。例如,厂长、经理在决策时不征求党委、工会的意见而造成重大失误,或者因经营管理不善出现严重亏损,到底该负多大责任?要不要给予纪律处分和经济处罚?由于这方面有奖无罚,监督没有多大权威性,“包盈不包亏”和“庙穷和尚富”的现象就难以避免。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从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上看,主要有以下三点:其一,目前车行的厂长(经理)负责制不尽完善,内部监督的作用大小,完全取决于厂长(经理)个人素质和民主意识。如果厂长(经理)不太重视监督,那再多的监督制度也是“聋子耳朵橡皮章”。其二,现在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厂长(经理)是由上级任命的,不是职工代表直接推选的。因而,上级对其监督比较顶用,处在下级的内部监督组织,很难对企业行为和经营者行为进行有效监督和约束。其三,企业内部监督的法规没有配套跟上,无形中助长了个人说了算,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体现得并不明显。

对企业内部监督存在的问题,应当标本兼治,主要对策有四条:第一、基础要打好。要强化监督意识,必须对企业的党员、职工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深入进行正面教育,牢牢打好思想认识这个基础。通过认真学习和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增强监督者和被监督者搞好企业内部监督的自觉性。第二、目的要明确。监督工作必须以企业的生产经营为中心,把保证廉洁经营,提高经济效益,推动两个文明建设,作为各项监督的共同目的。监督者应防止与企业中心工作脱节,被监督者应对职能部门充分理解和支持。第三、法规要落实。当前,《企业法》、《条例》、《工会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及党风廉政的制度、条规,都应当狠抓落实。各职能部门要密切配合,不允许借口特殊情况,把“变通”搞成“变形”。第四、制约要得力。要使企业内部监督真正发挥作用,必须给职能部门赋予相应的权力。比如,能否让纪委立查案件时,有对被查处对象停职检查和免职的权力;工会通过职代会评议干部时,信任票不过半数的,有让其限期改正和罢免职务的权力;审计部门发现经济问题,有出示黄牌警告和直接给予经济处罚的权力等。这样,监督才有威力,制约才有效果。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