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4年10月27日
第3版
03

情系108国道

——记交通部劳模、全国优秀养路工王三姓叶根龙李鸿强

那是1990年的一天,西安市交通系统召开劳动模范代表大会。会上,西安市一些著名秦腔艺人到会表演助兴,这对秦腔戏迷王三姓来说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多么想目睹一下名家的风采,聆听一下名家的唱腔啊!然而他却悄悄地离开了会场,挤上了开往临潼的公共汽车,回到了骊山脚下108国道斜口道班火热的劳动工地上,驾驶起翻斗车与工友们一起铺罩路面。

王三姓,这位壮实的中年汉子,在斜口道班一干就是24个春秋。24年来,他把自己的聪明才智无私地奉献给了108国道,把辛勤的汗水洒在了108国道上。

1987年,斜口路段有2公里长的路面出现了大面积松散和坑槽现象,段上计划拿出30万元来大修。十几年的养路经验使王三娃认为那样太浪费,没有必要。他发动工友们集思广益,采用挖补和涮油弥缝相结合的办法,只花了3万元就解决了这一问题,比原计划费用整整少了10倍。之后,他又和工友们精心护养,硬是把原来的次等路面养成了全优路面,为国家节约资金累计50多万元。

在道路铺修中,王三姓简直就是个拚命三郎。零口道班本不属于自己的管辖范围,当听段领导说那儿在铺罩路面时无人掌喷头,他主动请缨,一掌就是三天,为零口道班铺罩路面提前竣工赢得了时间。在一次施工中,为了取直一个弯道,他们一连点燃了5个炸药包却都成了哑炮。若不及时排除,不但影响施工速度,而且还会造成交通严重睹塞的现象。这时,王三姓心急如焚,他不顾个人安危,不顾工友们的劝阻,一个箭步冲上去,迅速拔掉了一补个导火索……一份一份耕耘一汾收获。108国道斜口道班在王三姓的带领下,1985年来连续被省、市、县评为优秀道班、全优道班。这个仅有5名职工的道班,养护着14米宽、6.7公里长的路面,好路率始终保持100%。王三姓本人也因此而被交通部评为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养路工。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