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8年05月07日
劳动者
03

“铁军”风范

——记西北电建公司宝鸡分公司钢架班

文/吴捷

西北电建一公司钢架班,这个六十年代就被誉为全国电力行业先进集体,九十年代被媒体誉为筋骨比钢铁还硬的“钢铁班”。如今,这个班的一个分支,又在宝鸡第二发电厂建设工地大显身手,并树起了一座令人瞩目的丰碑。

宝二电厂工程是国家重点工程,也是西北电力集团第一个引进项目法施工和竞争机制的工程。1997年8月,钢架班从蒲城工地挥师宝二,面对的是实力雄厚的其他兄弟单位的直接挑战。他们每个人心头骤然升起一种危机感、紧迫感和竞争意识。于是,他们便立下了“就是掉几斤肉,也不能叫别人跑在前边”的铮铮誓言。

1997年仲秋,突击队员在钢架基础交工迟,外围影响大的情况下,艰苦开拓,仅一个多月就组装完成了DBQ3000塔吊及40t龙门吊。钢架正式开吊前,专责、技术员和质检员鏖战两天一个通宵,顺利完成基础划线和质量验评工作。

这年国庆节时,他们又接受一项很艰巨的任务:90天内,要完成钢架吊装到顶,并做到“四同时”(即梯子平台、区间梁、钢架、电梯同时施工)。这项任务仅钢架框架吊装就有900余钩,高强螺栓7万余副。如果考虑风雨天气和其他因素影响,平均每天不吊装20勾以上是难以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

施工计划已经细化到每周、每天的工作量。本体、起重、电焊、机动、架子等五个配合工种,责任到组,任务到人。同志们白天吊装,中午在现场吃盒饭,利用晚上倒运设备。人人表现出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集体主义风尚。孟新军,完成了设备地面组合,一有空闲就上到钢架上紧螺栓;吊车紧张,承担梯子平台吊装的王金兴等青工,充分利用倒链和人力,钢架吊装到哪儿,他们的梯子平台就跟到哪儿。入冬时节,凛冽的西北风刮过河道沿岸,几十米高的钢架上寒风刺骨难忍。一天,队长看到负责高空作业的李卫社身体有点不适,就问他要不要回去休息,他却说:“挺得住,大伙都忙成这样,我怎能休息呢?”突击队中唯一共产党员、复转军人袁利权,总是以身作则,吃苦耐劳,处处表现了一名军人的风范;班组质检员周中柱,动了阑尾手术,只休息了几天就来到了工地上班;薛红星、张芬是一对夫妇,可工作需要两人常常同时加班延点,他俩只得把五岁的孩子托付给别人接送或照管,有好多次,孩子哭着要跟着爸爸、妈妈到工地去……就是这样,谁有困难,都自己默默地去克服,一心系着吊装,绝不影响工作。在大家齐心协力拼搏下,吊装进度突飞猛进。

董正安、梁永东,是新提拔的年轻班长,工作干练而娴熟。为加强班组建设,他们每周召开一两次班委会,研讨职工思想动态,及时强化施工管理。特别是在安全管理上,他们严格执行部颁安规,真正做到了安全设施系统化、规范化。施工中,所有横梁都拉设了安全绳,36根立柱上挂满了速差保护器和自锁器,整个吊装没有发生一起事故。钢架吊装历时86天,除去第三段钢架拖后到货停工15天,仅用有效工期71天,于1997年12月25日提前实现吊装计划,受到了上级领导的表扬和高度称赞,被省部确定为投产达标样板工程。队长梁永东今年被宝二工程竞赛委员会授予先进个人光荣称号。钢架班的年轻人靠自身的努力终于保住了老“钢铁班”的优良传统,并将“铁军”的风范发扬光大起来。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