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8年05月07日
劳动者
03

在平凡的机道里

——记3511厂挡车工牛喜玲

文/刘耀民 翟安利

在3511厂银梭飞舞的织造车间,有一位朴实俊俏的年轻姑娘,她叫牛喜玲。近年来,她在织机轰鸣的机道里,辛勤工作,任劳任怨,在平凡的岗位上走出了一条闪光的路。先后被授予陕西省操作能手、西安市新长征突击手等多项荣誉称号。今年元月又光荣当选中国新兴总公司劳动模范。

1990年8月,不满17岁的牛喜玲踏进了毛巾厂的大门。她是一位勤奋好学的姑娘。师傅教授技术时,她不停地问,用心去记,一有空就练打结和挡车的细小动作,有时一个动作反复练上数百遍,终于练就出手、眼、脑、腿反应快速敏捷的扎实基本功。

织造是毛巾行业劳动强度最大、环境最艰苦、技术操作最复杂、责任重大的工序,且不说织机90分贝震耳欲聋的噪音,单挡车工一个班次的巡回跑下来,就是五六十里路。在这里当一名挡车工不仅要有娴熟的操作技术,而且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一丝不苟的工作责任心。牛喜玲工作认真,一点不马虎是出了名的。在机道里,帮接工是为挡车工服务的“二传手”,有时牛喜玲的车上织出一两条能拆能修的疵点毛巾,帮接工疏忽大意给放过去了,她就与人家论理,叫人“难堪”。修理工是跟班检修织机的,有时修车不及时,她就会大声斥责让人家“丢人”。接轴工有时接轴出点差错,她也会把人家拉到工长处叫人“好看”。总之,谁马虎她就跟谁“过不去”,谁工作不负责任她会跟谁“急”。可有时别人也会跟她“急”,说她产质量高是织机状况好,靠的是运气。她听后没吭气,去找工长,要求看别人认为是全车间织机状况最差,产品最难织产值量上不去的“老虎机台”,工长起初不同意,可拗不过她,就把那些没有人愿开的“老虎机台”交给她。她动手调整一些主要部位,处理一些小毛病后,“老虎”机很快就成了“温顺的小绵羊”,经过努力,这些机台产量大幅度提高,一等品率合格品率也大幅度增加。面对这一事实,挑毛病的人完不成生产任务再也不从机台上找茬了,而是主动向她学习,苦练操作技术本领。

牛喜玲凭着这种执著的敬业精神,挡车8年来,月月超额完成生产任务,年平均超产12%,一等品率月平均超计划4~6个百分点,合格品率月月保持在99%以上,仅此几项,每年可多创效益近2万元,为企业生产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