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8年05月08日
生活广场
02

说看客

文/吕育明

中国人喜欢看热闹,街头每看到有人发生争执,必有一群闲人引颈翘首围而观之,怡怡然悠悠然看得乐而忘返。

中国人看热闹是有着传统的。从皇家出“皇杠”,老百姓发送先人,九门提督监斩江洋大盗,小贩与老媪争斤论两,眦目怒骂……总之,凡有热闹必围而观之。

项羽的一句“彼可取而代之也”,不但名垂青史,也使他成为天下第一著名“看客”。如此出类拔萃的“看客”中国仅此一位。因为这种敢于发表观感的“看客”作风有悖于国人传统,即无论面对什么事一律“观而不语”的看客准则。

“观而不语”被尊奉为准则。也被有识之士视为“麻木”。“麻木”固然不好,然而它也有功——曾大大刺激了一代文豪鲁迅先生,致使先生一改初衷,弃医从文,使中国少了一个良医,却拥有一位敢于向旧礼教和国人劣根性宣战的斗士。这“劣根性”就包括着“麻木”。鲁迅先生抨击“麻木”不可谓不尖刻彻底,却到底没能消灭它,以致这“麻木”的劣根蔓延滋生,到了今天仍然成为看客们定而不移的传统准则。前几年,广东有位民警在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与歹徒搏斗,当时观者看着这位民警被歹徒刺伤,最后不治而殁。事后虽然大张旗鼓地表彰了这位英雄,然而对那些“麻木的看客”又能奈何?

无独有偶,不久前,报载:一对夫妇在公共场所发现有人正在行窃,遂奋勇上前,那贼随即与那夫妇两人撕打起来,并亮出凶器将该夫妇扎伤,在这一过程中,周围也有为数众多的看客。这些看客一如既往地保持和发扬了老传统——麻木,也是眼睁睁地看着歹徒行凶,并无一人上前救助,甚至连发一声喊之类的声援也没有。事情发生在公共场所,前来购物消闲的肯定有些是有地位和身份的令人崇仰的“贤达”或共产党员。可惜,无论何种品类的人,一旦成为“看客”同样一律麻木不仁起来。

上海曾有一位局级干部因为见死不救而被撤职。窃以为此举甚好,亦且应当成为我们惩处“麻木看客”的一条铁的纪律。若依愚见,不妨查一查当时“看客”中有没有共产党员或领导干部,若有,则应当早一点把他们清除出共产党和领导干部的队伍,以免日后他们在某个更为关键更为重要的当口也成为“麻木的看客”,那损失可就大了。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