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8年10月09日

陕西工人报百姓话题 国企何以衰败 警惕价值观的扭曲 图片新闻 “集体负责”谁负责? 请君入“瓮” 蔑视逆境 经验是用青春换取的 老人是一座山 读书人的清贫与富有 一路同行

当前版:第A3版:百姓话题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百姓话题
03

企业破产后,以前一直掩盖着的大量问题暴露出来了,剖析这些问题,对反腐倡廉是有益的。

国企何以衰败

□文/东方

破产法自1988年11月1日实施以来,宣告破产的大大小小企业已近2万家。企业破产后,以前一直掩盖着的大量问题也暴露出来了。剖析这些问题,特别是总结一下“人祸”方面的教训,对改进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以及对反腐倡廉工作,都是有益的。

明星为何陨落?

破产的无论大企业或小企业、国有企业或集体企业,不少单位都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但不久却如流星,在万里星空一闪而过,便消失了:

西安无线电一厂,生产的海燕牌电视机曾闻名全国,陕西省政府曾授予“省级先进企业”、“陕西经济明星”等称号。1993年被国家统计局确认为“中国500家最大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企业”……1996年3月,厂长张群宝等8人因经济犯罪被逮捕,不久,工厂宣告破产;

新疆库尔勒蕃茄制品总厂,江泽民主席1990年8月亲笔题写了厂名,是中国最大的蕃茄制品企业,产品在首届(1998)中国食品博览会上获金奖,全国轻工业科技活动周获金龙腾飞奖……1997年7月,这个厂留下1.5亿多元债务,宣告破产;

娄底八一橡胶集团公司,湖南省轻工系统的明星,厂长钟选才先后被授予全国青年新长征突击手、省青年优秀企业家、地区劳动模范等称号……1996年5月,公司宣告破产,钟选才入狱;

石家庄电视机厂,也曾是国内同行业中名列前茅的大企业,生产的环宇牌电视机畅销全国并打入国际市场。组建中国环宇电子集团公司后,一味铺新摊子,上新项目:远离主层产品兴建空调器厂、纸箱厂等4家企业,因产品无市场,一直未启动,损失2亿多元,而同期对电视机的投资只有3000万元,大大低于同行业其他厂家,很快被市场淘汰;

曾经是冶金部冷弯型钢管定点厂的广州异型钢材厂,90年代初生产形势喜人,由于好大喜功,把一条好端端的生产线拆掉,损失几百万元,借贷3000多万元和外商合资的新厂、引进的设备价格高得离谱,一投产就亏损,于去年9月底破产;

除了市场意识差,决策失误以外,导致企业破产的通病是管理混乱。不少企业的管理,已经混乱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

不依规矩,怎成方圆

面对破产,上上下下有各种说法:企业包袱太重,资金紧张,原材料价格上涨,市场疲软……等等,全是客观原因,面对企业管理中的问题,却视而不见,讳莫如深。

按辨证法的观点,“内因是变化的根据”,任何客观条件的改变,都不能取代企业本身的工作,都不能代替企业的内部管理。

重庆针织总厂,锈蚀的设备悄无声息地躺在车间里,工厂周围的100多家个体作坊,却机声隆隆,日夜加班加点,它们的产量可与总厂相比。总厂干部工人早晨进厂报个到,就到个体厂上班去了,个体厂缺原料,也自有人从总厂运去。

“外国有个加拿大,中国有个大家拿,终于把工厂拿回了家”。——重庆针织总厂破产后,有人这样总结。

“大家拿”是企业的普通现象。掌握各种实权的人,则是利用职权大拿特拿。最突出的要算供销人员挪用货款:

西安无线电一厂,销售处长邓X,挪用公款100万元,参与某县广播电视局经营,获利12万元,全厂另有5000万货款未收回;

郑州啤酒厂,60多名业务员,挪用销售款1020万元,最多的1人挪用100万;

八一橡胶集团公司,187名销售人员,挪用货款1279万元,有些已无法追回……货款被大量挪用,反映了营销管理失控,也反映了财务管理的混乱。

财务管理,虽然从中央到各单位都有法规和制度,可是在企业就形同虚设:

西安无线一厂,违法设立的帐号多达61个,小金库20个;

郑州啤酒厂,八一橡胶集团公司等单位,从银行贷到的巨额资金,都不通过财务,就转到了外地,公司经理还批准白条报帐2000多万元;

郴州白天鹅经贸公司,领导可随意到营业部拿现款,何浪平主管公司几个月,拿走140万元,破产清算时,只得作“估计无法收回的财产”……

管理混乱,头头们混水摸鱼,直到企业资不抵债而破产,似乎成了一个规律。

“企业破了产,厂长发了财”

南京市纪委对100家亏损企业进行效能监察后,得出结论:以权谋私导致人心涣散,是企业亏损的重要原因之一。

企业头头以权谋私,已到了无所顾忌的地步:

党的干部政策是“任人唯贤”,一些企业却是用人唯亲。亲戚朋友不但是好岗位,还是重要岗位。重庆针织总厂,6年中换过5任厂长,每任厂长上台后,都要重新对厂级副职、总工程师、总会计师及中层干部大换血,全部换成“自己人”;八一橡胶公司的领导班子和中层骨干,80%以上是厂长的家族兄第姐妹、亲戚朋友;为贪图享受,竟不顾亏损,挪用生产资金,牺牲企业利益,都要修建新房子,购买进口车子,还要大吃大喝,甚至公款嫖娼;

西安无线电一厂,生产经营已陷入困境,厂长张群宝用180万元购买别墅,坐上港商送的高级轿车后,厂里330万美元就让对方挪用;

已被判处无期徒刑的芜湖二棉纺厂厂长黄德祥,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货款100万元,购买桑塔纳轿车和装修厂长办公室各用去20多万元,不久又花60万元,将桑塔纳换成凌志400型轿车;

重庆垫江县水泥厂,厂长张元仁任职14个月,报销生活费24万多元,平均每天吃掉552.4元。他和销售科长、财务科长等4人各带一名发廊妹寻欢作乐,数千元支出全是厂里报销……

对于公款消费,“吃喝嫖赌全报销”,这些人并不满足,还要不择手段,大肆攫取金钱。

攫取金钱的主要手段,是贪污、挪用和受贿。作为企业的当家人,受贿比贪污挪用的发案率高得多,受贿的危害也更大。

让企业青春常驻

中国青年报曾登载过一个典型:河南泌阳县水泥厂,以前不到两年就换一个厂长,换了12任厂长,1994年5月,当地农民王义堂接任厂长时,亏损123万元,当年底就盈利70万元,第二年实现利税525万元,第三年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仍实现利税470万元。王义堂没有别的“法宝”。他只是一身正气,抓住经营管理:对原来的规章制度都没有改动,但抓了落实,不再是贴在墙上的空口号……

经济学家称这为“王义堂现象”。王义堂现象说明:现阶段,厂长经理个人的道德境界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兴衰和生死。

最近几年,我们恰恰忽视了厂长经理的道德境界,忽视了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

中央电视台记者在西安无线电一厂采访厂党委副书记熊宋健:“厂党委能对张群宝(厂长)起制约监督作用吗?”熊书记回答:“厂党委起不到这个作用!”连厂党委都不能制约监督厂长,厂内其他监督机构,就更是“聋子的耳朵——摆设”。企业领导班子问题已引起了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九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许多办得不好的企业,主要是领导班子有问题。要完善对经营者的选聘、监督、考核和奖惩办法……可谓一矢中的。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