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实在人——米文毅
文/宫玺峰 严天池 杨生华
延安是个令人神往的革命圣地,也是一个出人物的地方。这一次我们奔延安,不问陕北山水,不访黄土风情,我们要去见一个人,一个实在人,一个三棍两棒子就能打开新局面的人,他就是上任不到一年的延安市总工会主席米文毅。
米文毅是位绥德汉,身材敦实,嗓门粗大,声如洪钟。与他谈话,我们有一种如坐春风的感觉,他刚从行政岗位上转来,却对工会工作有一套十分成熟的想法。他说,工会抓民主管理工作,工会机关首先要做民主管理的模范。
上任伊始,面对机关纪律松驰,管理混乱,规章制度形同虚设,职工上班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一月不来也无人过问,穷日子富过法,工作水平不高的状况,米文毅陷入沉思。他想,市总工会是全市工会工作的领导机关,市总机关的精神面貌代表着全市工会工作的整体水平,一盘散沙,如何推动全市的工作?他让大家打开窗户说亮话,同志们看老米诚心诚意征求意见,就把积了多年的心窝子话掏出来。老米了解完情况,心中有底了。他首先抓机关整顿作风,从大家都十分敏感的财务报销制度人手,为了增加机关开支的透明度,他要求把机关财务状况花费账目开列清单定期公布,接受全机关同志监督。
接着,他又在征求大家意见的基础上,推行干部评议和述职考评制,让每个岗位的人员首先自己给自己打分,再由大家评论打分。中层干部不称职的,取消岗位津贴,试用半年后还不称职,二话不说,免。机关干部变压力为动力,真正把工作当事干了。
米文毅到市总工会来工作,深感工会工作事情多、涉及面广,工作手段单一。更让他不安的是许多单位的工会组织不健全,有的单位特别是党政机关,新经济组织根本就没有工会组织,有的青年干部还不知道工会到底是个啥组织。米文毅认准这是工会全局工作的一个新的切入点,他主动向市委主管书记汇报,争取支持。米文毅认为,只有先把工会的触角伸出去,才能把工会的影响打出去。他深入调研,摸清了全市工会的组织状况,向市委提出了建议。随后全市工会组织工作会议在调研的基础上顺利召开,一份由市总工会和市委组织部联合签发的《关于加强全市基层工会组织建设的通知》也出台了,党政机关、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建工会的若干规定也明确了。到了去年底,延安市市级党政机关全部建起了工会组织,吴旗、志丹、安塞、宝塔区等7县区的建会率达到了95%以上,许多乡镇还建立了以政府公务员为主体,吸收各村村委会主任、党支部书记加入的联合工会。
狠抓工会组织建设,使延安市总工会的影响扩大了,工会的“手”也长了。
米文毅有许多年的行政工作经验,到市总工会工作不长时间,他就感到市总工会的干部普遍心劲不足,一了解,才知许多人住房困难,子女就业困难,有的干部在一个岗位上一干就是20年,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老米说:“要让同志们扑下身子干工作,当领导的就必须多为他们着想。”“安居才能乐业,同志们没有安居之地,怎么可能让他们一门心思干工作?”老米边想边做,机关同志的住房梦有望实现,子女就业的难题解决了,并进行了岗位大调整,让每个人都有了施展才华的舞台。
米文毅到市总工会,风风火火干工作,实实在在为大家分忧解难。同志们也以高昂的工作热情回报老米,延安市总工会的工作终于在全省工会系统叫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