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让下岗成为相遇
何应洋
《工人日报》报道的“下岗女工成作家”的消息,读来感触颇多。山东淄博下岗女工伊惠英下岗不失志,与笔为伍,潜心创作,数易其稿后诞生的三部长篇小说《风网》、《火网》、《情网》被花城出版社看中出版。
中国有句成语叫做“置于死地而后生”,意思是把人放在不决战就会死亡的境地,然后才能奋勇向前,杀敌取胜。对于下岗职工来说。没有了工作,就没有了固定的经济收入,意味着生活失去了最基本的保障,面临的也可以说是块“死地”。但少数下岗职工面对这样的“死地”,并没有能像伊惠英那样通过自己的艰辛努力重新获得“新生”,有的整天愁眉苦脸,哀声叹气,坐等上级安排再就业,不肯主动地去市场求职;有的放不下国企职工身份的架子,宁可在家领失业救济金,也不愿到其它经济成份的企业去端“泥饭碗”,以致与很多就业机会擦肩而过。
“塞翁失马,安知非福”,下岗不一定就是坏事。过去是一岗定终身,很多职工学非所用,用非所长,喜欢的工作不让干,让干的工作没兴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无疑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为发挥自身的特长提供了更大的余地,为实现自身的价值提供了更大的舞台。如果下岗职工都能像伊惠英那样,从积极的角度思考,就会发现自身还有很多潜能没有挖掘出来。而按照市场需要重新设计自己,不但会找到新的工作岗位,而且还会获得新的成功,变再就业为再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