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残腿撑起了高大的人
——下岗女工林淑华创业做人记事
前不久的一天,笔者冒着严寒去采访一个残疾批发商人。在西安市建工路鑫鑫批发部,只见一位年龄四十多岁,中等个头,乌黑的卷发的女人,拖着两条严重萎缩和变形的腿,在堆满烟酒和小食品的房子里给顾客取商品,找零钱……她就是林淑华。
林淑华赶上了1989年的下岗热。当时她是自行车零件二厂的一名装配工人,工作中她是把好手,多次被厂里评为先进工作者,三八红旗手,同事们羡慕她,邻居们赞扬她。但好景不长,突然间厂里要裁员,那些好胳臂好腿的都被裁掉了,更何况她拖着一条残腿?然而,不仅如此,和她同在一个厂,也是残疾人的丈夫也要下岗。夫妻双双同时下了岗,这对于上有老人下有孩子一家七八口人的家庭来说,可怎么办呀?一向不认输的她,在气过哭过之后咬紧牙关说了一句话: “我就不信咱一家会被饿死。”经过辗转的筹划后,她拿出了夫妻多年来辛辛苦苦积攒的四千元钱准备做点小生意。于是她让残腿的丈夫用三轮车拉着她四处寻找进货的路子。也就是这四千元钱进来的货让林淑华白手起家走向了今天的富有。
她不能忘记亲朋好友在她最困难的时候给她的种种帮助,当时是朋友们找来废铁皮和废角铁给她焊了个小铁棚子才让她的货物有了安身之地。在小铁棚子里一忙就是一整天,她常常忘记吃饭,忘记给儿子喂饭。不满一岁的儿子常抱着妈妈的腿喊饿,为不冷落顾客,她一狠心把孩子推出铁门外,继续干她的事。等晚上关了店门再去找孩子,孩子已在外面的墙角下蜷缩着睡着了,她抱起孩子眼泪扑簌扑簌地落在孩子的小脸上……
当时在小铁棚子附近有一家幼儿园,有时幼儿园下班孩子没有人接,她就把孩子领回小铁棚子里暂时照看,时间长了孩子对她有了感情,家长对她十分感激,家长们接送孩子时都要在她的小铁棚里给孩子买些零食。
林淑华懂得经商必须要有商德。一次,一个小朋友拿着一百元钱来她的小店买西瓜泡泡糖。她心想这一定是孩子背着家长拿的,她把钱收下,在一张纸上写道:家长同志:请速到鑫鑫批发部领取一百元。然后把纸条装在孩子身上打发他回去。一天过去了,家长没有来。两天过去了,家长还是没有来。到了第三天上午,家长领着孩子来了,说他给孩子洗衣服的时候才发现条子。接到这一百元钱后,家长感动的不得了。
一个冬天的早上,她刚开店门,一个男同志进来买烟,走时匆忙掉下了一个大钱包。她拿起打开一看里面着实有厚厚的一叠钞票还有一些证件。她想人家丢了这些东西一定很着急,得立刻送去。她连忙打电话把爱人从家里叫来让他蹬三轮车按证件上面的地址和姓名去找。到哪后,足足打听了一个多小时,才知道失主在五楼住着。他们夫妇俩上楼不方便,好容易在楼下大声把失主喊下来。对方感动地使劲握住她的手连声说: “感谢。”从此方圆好多人都知道她不仅生意做得好,而且德行好,附近的人宁愿舍近求远到她这儿买东西。
三
做生意的几年中,她以店为家,很少回家和丈夫儿女团圆,即使逢年过节她也住在店里。今年夏天她难得让女儿替她,她回家休息一次,谁知刚刚到家打开电视就看见南方遭了洪水。国家出了这么大的事自己居然不知道,这还行?她又连忙穿上衣服带上几百元钱跑出家门去为灾区捐款。她帮助过很多人,有孤寡老人、残疾人,还有帮助过抽大烟的人改邪归正,她为他们献出了爱心,他们也时常在众人面前念叨她的好处。她就是这样一个正直富有爱心的生意人。
四十六岁的她依然对未来充满着希望。她准备将鑫鑫批发部逐渐走向正规化,发展成大规模的经营网点。她说残疾人生活不容易,但只要你有一颗自强的心,有吃苦精神,你最终会走出一条属于你自己的路。
是啊,我们希望林淑华的故事不仅给一些没有工作的残疾朋友一些启迪,也给一些下岗的职工朋友以启发:不管面临什么样的困境,我们都不能轻易气馁,相信自己能战胜困难,走向明天。 (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