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下岗女工再就业难,而再就业后的现状亦不很乐观。渭南市总工会女职委的一项调查显示——
女职工再就业多在私企老板刻苛侵权屡有发生
渭南市总女职委近期对下岗女工的调查,给人们提出有益的启示:下岗女工再就业难度不小,劳动保护和生活保障令人担忧。通过十一个县市的50个不同所有制企业的120名下岗女工的问卷调查情况来看,大部分下岗女职工都是在下岗1至2年后,才实现再就业的;在下岗女职工实现再就业的途径上,通过企业安置,职业介绍等再就业的占25.9%,其余的都是自谋出路,实现再就业的;从再就业女职工所从事的企业性质结构看,个体、私营企业占80.6%,股份制占11%,由此可见,下岗女职工再就业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主。再就业女工的就业次数变动,一次的为50%,二次的为40%。其变动的主要原因:38.9%的女工感到收入低,30%的女工感到年龄身体不适应。
从工资发放情况看,78.7%的人工资达到了本地最低生活标准,其余收入达不到本地最低生活标准。再就业单位有55.6%不缴纳养老保险金,有26.9%的单位不知道还要替员工缴纳养老金,而缴纳的单位仅占17.6%。
用人单位与再就业女职工签订了劳动合同仅占1/3,合同中有女职工劳动保护内容的占17.6%,有64.8%的用人单位未与职工签订集体合同。有14.8%的人仍从事女职工禁忌工作,38%的单位能够按法定节假日休息、休假,有72.2%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加班加点情况,仅有42.6%的人能领到加班费,现单位为女职工进行妇科病普查的占28.7%。
从这次调查情况看,下岗女职工再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下岗女职工的劳动保护和生活保障依然问题不少。
一是企业的再就业服务中心作用发挥不力,职培、职介工作进展缓慢,下岗女职工再就业的渠道窄;二是一些用人单位故意提高录用标准,以排斥下岗女职工。部分个体、私营企业主对员工要求比较苛刻,工作时间长,劳动报酬低,有的试用期快满时就借故辞退。三是下岗再就业职工的有关优惠政策得不到落实。富平县和亚西服公司的经理讲到,她们公司是由3名下岗职工自筹资金人股兴办的,现拥有职工280余名,女职工占95%以上,其中招收再就业女工30多名。运行一年多来,令她们头疼的是对下岗职工的各种优惠政策她们享受不到,而各种收费接踵而来,感到压力太大。四是有82.5%的用工单位没有为再就业女工缴纳保险金(其中26.9%的人是不知道这回事)。对待这一现象,女职工有后顾之忧,再次失业或退休后生活将失去依靠。从调查看,下岗女职工再就业后有64.8%的用工单位没有与其签订劳动合同,这种现象对劳动者十分不利,一旦发生劳动争议问题,将无章可循。
因此,社会各方要十分重视下岗女工的再就业,抓好技能培训,提高择业能力,为她们再就业创造必要的自身条件。同时应加大解困和再就业工作现有的政策的落实力度政府和企业都应建立主要领导负责制,做到贯彻政策不走样,落实政策重实效,切实强化监督检查机制。还必须有效地加快养老,失业、医疗保险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步伐,努力扩大覆盖面,保护处在职业流动中有更多困难的再就业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尽快出台企业女职工生育保险政策,切实保障女职工的特殊利益。如企业有特殊情况,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女职工必须下岗时,工资福利待遇及医疗费应得到落实。 (权晓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