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9年12月14日
维权之页
03

国家禁令置于脑后 搜刮职工死不松手

咸阳天元纸业集资风刮得昏天黑地

有感于扰乱金融秩序和职工利益,近年来国家曾三令五申禁止企业集资。今年6月28日,陕西省人民政府专门下发了《严禁企业发放职工债券和进行内部集资的紧急通知》,明确要求“任何单位不得再以任何借口和理由进行内部集资和发放职工债券”。然而,陕西咸阳天元纸业(集团)有限公司(原咸阳造纸厂)对此竟置若罔闻,在原先集资款连利息都还不上的情况下,最近又以多种名目向职工非法集资,引起职工的强烈不满。

在接到众多职工来电来信向本报维权热线投诉后,记者专程赶赴咸阳。11月30日中午,记者进入厂区适逢带班领导不在,听说来了解向职工集资问题,职工们马上将记者围了个严严实实,他们七嘴八舌向记者倾诉了职工深受集资之苦的遭遇,不满之情溢于言表。

据职工反映,这家企业早在1993年就以每名职工3000元的数额高息向职工集资,然而由于生产经营每况愈下,到1996年3年期满未能兑现还本付息的承诺,迄今连利息都未能全部偿还,成为一笔呆帐。然而,今年7月该厂新班子上台后,又把眼光盯上了职工干瘪的钱袋,8月初下发《关于向公司员工募股和员工人股数额的通知》,要求“一般员工2000股,中层领导4000股,董事、监事、副总经理6000股,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工会主席8000股”(注:每股人民币1元);接着11月19日又发出“紧急通知”,以年利率8%向职工每人集资500元。

天元纸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已连续亏损3年,仅欠银行债务已达8000多万元。由于效益大幅下滑,企业近千名职工工资发放都成问题,加上企业一再向职工伸手,职工们经常干一年不但连生计都难以维持,有的还向企业“倒找”钞票。一名不敢透露姓名的工人给记者算了一笔帐,他每月工资400多元,今年厂里给他们下浮20%工资,而2至6月份又未发工资,8月一上班厂里入股将2至6月份生活费全抵去还不够,又从1993年拖欠的3000元集资款中抵掉800元才完成厂里的2000股入股任务。而今厂里又要500元,真不知该拿什么交纳。类似情况并非仅有,该厂职工配偶下岗或效益欠佳者不在少数,多次集资对他们无疑雪上加霜,职工一头沉原先还能支援乡下家庭一点,如今有的竟还得家里倒贴。

“那么,能不能不参加集资呢?”记者在采访中听到了两种迥然不同的说法。在车间里职工们说员工人股是从工资上一扣了之,而集资是厂里的硬性任务,不集资有丢掉饭碗之虞。不集资是否下岗,记者未见到硬性规定。记者在造纸二车间倒是真真切切看到了一纸通告,要求职工在11月24日前必须交齐集资款(后据职工反映因无人响应又宽限到30日,而此日下午3时许,该车间上百个职工仅有21人交了集资款),许多职工因实在无钱无奈采取了观望态度。但有的部门已张贴告示,明令必须在11月30日以前交清集资款,“否则工资下浮40%,当月兑现”。

记者将职工的说法告之于天元纸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朱步祥,他连连否认。他告诉记者8月份募股是经职代会同意的,职工采取入股志愿;而这回集资是由于麦草价格不断上涨,为了“集资收草”而为之,是职工以实际行动爱企业的体现。但采取自愿原则,要求不得强行摊派或在工资中扣除。至于下面动辄以下岗相威胁或降低工资等问题尚未听说,可能是下面人违反政策所为,他将听取记者调查后予以处理。并强调了企业困难之类的问题,希望能够理解。记者当即指出,不管有任何理由,违犯省政府制止集资文件精神都是不允许的。

本报将继续关注此事的进展。 本报记者 郝振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