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尽管各地下岗职工成千上万,可很多职工出于种种想法,好赖都不愿进下岗职工再就业服务中心——
再就业服务中心是温柔陷阱?
近年来,为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困难,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其中在各级劳动部门成立再就业服务中心就是一项重要内容。国家还规定给进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下岗职工发基本生活费,办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为他们推荐就业岗位。可记者在各地采访中了解到,尽管各地下岗职工成千上万,可真正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人却寥寥无几。临潼区下岗职工4000多人,进中心的只有40多人。在目前再就业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下岗职工为啥不愿进再就业服务中心呢?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对企业抱有希望。
停产半停业企业,有的是因产品不适销对路,有的是产品有市场,只因企业流动资金紧缺又贷不来款,有的属国家调整产业结构,有的属负债太重……。尽管情况不尽相同,可许多职工还是认为自己的企业有希望,现在的困难是暂时的。随着国家整个经济调整到位,及国家对大批停产半停产企业相关政策的出台,企业还会起死回生。他们还会重返岗位,而进入中心就与企业脱离了关系,将来企业效益好了也不可能回“家”。
二、可分得一份家产
现在虽然许多企业停产,人去楼空,可毕竟还没破产,有的企业占地多,位置好,交通便利,有可能被人买断。有的在路边,道路拓宽,地皮会被国家征用,到时还可以得到一笔赔偿款。将来即使企业破产,首先也是安置职工,使他们老有所养。一旦进入中心,虽然眼前可以得到一点利益,三年过后老了病了死了谁来管?因此大部分人死活都不愿进中心。
三、享受优惠政策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下岗职工问题都将是困扰各级政府的一个问题,国家已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从各个方面关照扶持下岗职工再就业,鼓励他们自谋生路,开垦荒地,种植养殖和加入第三产业,并在税收上予以优惠。进中心三年后,就成了社会无业人员谁也不管,啥优惠政策也享受不上。
四、保持企业职工的名分好听。
职工下岗后无论是钉鞋、卖菜、蹬三轮还是打工、种地、摆地摊,说起来总是XX单位的下岗职工,总比进中心三年后成无业游民好听,单位依附是保持大多数下岗职工心理平衡的一个支柱。
综上所述,有不少下岗职工认为再就业服务中心是温柔陷阱。他们说,尽管进入中心后,可以领生活费,有人替你办理各种保险,但“三次介绍工作不去”及“三年期满”将与企业脱离关系这两条仍让许多人望而却步。他们认为这是政府在甩“袍袱”。现在工作很难找,
靠政府给安排工作靠不住。进中心后的一切费用由政府,企业和社会筹资三部分组成,政府的钱到了,可企业都停产了,哪有钱交?由于各地资金到不了位,因此进入中心的人目前也并得不到啥实惠。因此许多人进去了,把情况吃透后,又坚决退出来了。
各地政府部门成立的再就业服务中心,对下岗职工是采取自愿原则。如果有能力自谋职业或开创一块新天地,重新创业当然是政府和社会所欢迎的,这样既减轻了社会就业压力,又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对那些生存能力差、体弱多病、年龄偏大的同志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仍不失为摆脱目前困难的有效途径。另外,即使三年期满,没有收入来源还可享受民政部门的社会救济。所以不必那么害怕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 本报记者宫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