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在一些停产或半停产企业,职工的经济利益得不到保障,民主权利也受到侵害,引起职工强烈不满。
困难企业职工更需要知情权
记者在对一些困难企业的职工采访中发现,这些企业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职工长期放假回家待岗,生活费无保证,企业厂务不公开,不坚持民主管理制度,单靠简单的行政命令办事,职工没有说话的权利只能一味地服从,稍有不从便以除名相威胁。不但职工的经济利益受到损害,而且民主权利也遭到严重侵害,这些企业的职工呼吁民主,更需要知情权。
一、暗箱操作,企业重大事项不经职代会讨论。由于职工长期不上班,职代会和职工大会等民主管理形式几近瘫痪,事关职工切身利益和企业前途命运的重大事项,往往由厂长经理一人说了算,把集体利益作为他们谋取私利的筹码。西安市新城区某建筑公司的职工多次反映,企业长期放假,职工无生活费,养老保险费长期拖欠。公司领导没有告诉职工,也没有召开职代会就把公司的土地卖了,卖了多少钱,钱都干了啥,职工一概不知。
二、厂务不公开,财务管理混乱。有些厂子不生产了,厂房被出租,租金收入多少,使用情况,职工不知道,企业也从不向职工讲清楚。某饭店有职工78人,其中退休内退人员44人,剩余34人除留4人在饭店工作外,其余的都放假回家。从1991年饭店出租开始,到1998年底,职工每月只能领到100元生活费;1999年到2000年每人只发了5个月生活费,今年到现在只借给了每人180元生活费。职工找饭店领导索要生活费,领导却说饭店还有50万元债务,没钱给职工发。租金干啥用了,职工有怀疑,要求召开职工大会,把租金使用情况和帐务向大家公开,而该饭店的书记、经理、工会主席都是一人兼任,职工的意见提了也是不予采纳。
三、政策不公开。企业的改制方案、工资分配方案以及政府出台的涉及职工利益的政策,不向职工公开,而且还千方百计隐瞒,职工有意见,动辄以除名相要挟,造成不稳定因素产生。去年西安市下发了两个文件,解决城镇集体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统筹及市属集体企业下岗职工生活费补贴,有些企业不给职工传达文件精神,也不执行文件,反而限期让职工一次交6000元或7000元办理养老统筹,否则就按自动离职处理。职工意见很大,认为企业做事缺乏透明度,多次上访要求召开职代会公开市政府文件。
当前,由于一些企业开工不足,人员变动较大,这些新情况的出现给企业民主管理带来了新问题,要按正常情况进行民主管理有一定困难,但不能因此而放弃职工的知情权。正如江总书记所指出的,无论企业怎么改革,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毫不动摇,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毫不动摇。困难企业更应该从实际出发,实行厂务公开,重新确定公开内容,如:脱困方案,基本生活费发放,社会保险费缴纳情况,房屋出租及其它收支情况等等,向职代会或职工大会报告,增强透明度,让职工知厂情、关心支持企业发展,上下形成了一股合力,使企业早日走出困境。
■焦晓宁 刘树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