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年轻的他当劳模
1994年,于浩进进入航天六院七一0三厂火箭发动机总装车间当了一名装配工。他感到自豪:心中夙愿终于实现了。他也深知:发动机是火箭的心脏,工作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差池,否则将星箭俱毁,造成巨大损失。
他孜孜不倦,苦读发动机装配的业务书籍,如饥似渴地向老师傅请教装配经验。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摸爬滚打,潜心苦练,他终于成为发动机装配的行家里手。他参加装配的长征系列,军品系列十数种型号、不管是发射卫星“神舟”飞船,还是飞行试验,发动机均保持了100%的成功率。
为了装配出合格的发动机,于浩进在工作中善于动脑子,想办法,千方百计提高产品质量。一次,在某重点型号的装配过程中,他发现主管路环管锉修定位时,三通和四通的位置不易控制,存在着许多随机性,他经过仔细琢磨后,向工艺人员建议并生产了专用锉修定位工装,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难题,大大地提高了生产进度,确保了产品质量。又一次,在某重点型号发动机的装配过程中,他发现降温器支板点焊后固定降温器的紧固螺钉开裂,经分析是由焊接热影响造成的。他建议车间定位焊接前采用工艺紧固件,实施后彻底杜绝了这类问题再次发生。
为了工作,于浩进常常忘记自己,忘记家庭。有一次,某军品型号发动机装配过程中,装配进度要求紧,只有一个月时间。此时他母亲住院动手术。当领导和同志们要他去照顾母亲时,他说,工作这么忙,我怎么能离开呢?整整一个月时间,他从未耽误过一天生产,只能在晚上抽空看望母亲。母亲还未出院,他又踏上了去川北交付产品的路程。交付回来,时值国庆佳节,当人们纷纷外出旅游时,为了又一型号的按期交付,他和同志们在装配岗位上,度过了那年的国庆节。
由于贡献突出,成绩卓著,年轻的他被评为航天六院劳动模范。
■汪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