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打铁的杨师傅真神!
在航天7103厂24车间250公斤气锤前,锻工二班的杨俊清师傅正在加工法兰。只见他两手握钳,右腿弓蹬,零件如同一件耍物,任他自由摆布。先重锤慢打大翻数圈,继而冲头两面冲孔,随后竖起快速地滚动,此时锤如雨点急促落下,他送活的速度每分钟达六、七十下,手一放一挑,零件便飞快地旋转。只十多分钟,一个零件加工好了。整个动作一气呵成。令人称奇的是,他根本不用尺子量,只是目测,环宽、内外圆却均符合图纸要求,码放在一起竟出奇的整齐,不由人赞叹:真神。
杨师傅干活“又快又好”是大家公认的。他的工时每年都名列车间前茅,他所生产出来的锻件质量好,成品率高。人们常将锻工称作“打铁的”,可锻造却没打铁好干。俗话说,十个学锻工的能学成三四个就不错了。打方块、镦粗、拉长、压饼这些常规项目,看似简单,但要干好没那么容易。什么时候翻转、翻转的幅度、在哪儿着力、送活的快慢,锤的轻重、频率,学问可大了。碰到复杂形状的,除了过硬的手上功夫,还得琢磨。模具怎么改进,零件倾斜度多少,每一锤下去都得动脑筋。杨师傅的能耐在于许多形状复杂的活他总能想法干出来。去年,厂里组织的锻工技术比武,杨师傅实际操作考试得了第一名。
锻工的工作环境烤、吵、累。看看杨师傅的工作服吧,裤子两个膝盖缝着六层厚厚的垫布,只一年多的功夫,已磨破三层;裤脚布满大大小小的洞,有的地方已掉絮,是锻造时脱落的氧化皮烧的;右手袖子的肘部也磨出了洞,这是右手长期握钳磨擦右膝所致。累是不言而喻的,每天从早干到晚,累成了他最大的感受。尤其是干大件,更是累得腰酸腿疼。有一次,防锈铝打饼,零件重39公斤,直径达500多毫米,在锤砧上得不停地转动,干到最后人有虚脱的感觉,手肿得吃饭连筷子都拿不住。正是凭着这股吃苦耐劳的劲头,杨师傅多次荣获厂级、院级劳模和质量标兵等称号,也多次在型号研制中立功受奖。 ■李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