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陕西工人报:
铁路职工最喜欢的报纸
13年前,还是我刚刚加入铁路工人行列的时候,就发现师傅在工休之余,从更衣柜里找出收集来的一叠《陕西工人报》不时地瞅瞅,那时候的《陕西工人报》还是8开4版大的报纸,但师傅时常是从头到尾几乎每篇文章都不放过,看完了还给工友们讲一些工会和社会新闻,大伙对那些“新鲜事”总是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参与评论,有时为了一个观点大家还分成几派,争得个个脸红脖子粗,渐渐地我开始喜欢上了《陕西工人报》。
真正了解《陕西工人报》那是在1996年,那一年我们班组的6名职工利用星期天,为工程单位装卸钢材,挣了200多元劳务费,大伙没舍得把这份辛苦钱分掉、撮掉,最后大伙商量用这笔钱全部订阅了报刊,其中就有职工喜欢的《陕西工人报》。从此后我们班组和车间一直坚持年年订阅。记得在同年的4月,我参加了安康铁路分局工会组织的“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论文”征文,当时我手头没什么材料,就跑到曾经担任过《陕西工人报》特约通讯员的段工会主席那里去请教,没想到主席知道来意后,随口就告诉我:你们车间和班组不是订了《陕西工人报》吗?你要的东西里面肯定有。没想到得来全不费功夫。经过认真的发掘和研读,我终于查找到了需要的材料和论据,后来我的征文还获了奖,这使得我更加依恋和钟情于《陕西工人报》。
斗转星移到了新世纪,《陕西工人报》也以新的面孔出现了,改版后的报纸内容愈加丰富了,版面亦活了。同时,反映铁路风貌、展现铁路职工风采的新闻频现报端,我周围喜欢《陕西工人报》的铁路职工自然是越来越多。据我所知道的西安、安康铁路分局的许多站段车间都订阅了《陕西工人报》,有的还订到了班组,职工们普遍爱看,尤其喜欢“维权之页”里的“工厂的故事”、“一线职工”、“法律之窗”等小栏目,认为它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更贴近广大铁路职工。从去年开始,我尝试写了几篇反映本单位铁路职工精神风貌的短文,经过编辑老师的“雕琢”后都发表了,为我段的安全生产起到了很好的鼓劲作用。在我的影响下,段上的几名通讯员也开始积极地向《陕西工人报》投稿,今年6月中旬,通讯员小汪发现“北国周末”上有一篇抄袭文章,而且是契诃夫的作品《窝囊废》,很是感慨,当即写了一篇揭露讽刺文章,但他不敢往报社发,一则顾虑自己是否有逞能嫌疑,一则顾虑编辑会把自己和稿子一齐打入“冷宫”。在我的鼓励下,他抱着怀疑的态度,把文章投了出去,结果不久,文章全文刊登了出来,还加上了“编者的话”,我们通讯员们看过后,无不佩服编辑的勇气和胆识,大家更加有理由相信,《陕西工人报》会越办越好,会受到更多铁路职工群众的喜欢。
■许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