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 对劳动者权益切莫心存傲慢与偏见
- 县长的签字权应该为民所用
- 虎照二次鉴定为何迟迟不见下文
- 是税收大户还是消耗国库的大户
- 为污染企业丢了“面子”叫好
- 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三年调整目标任务完成
- 社会保险法草案初审
- 中国A股融资领跑全球
- 我国将投入2万亿元发展可再生能源
- 我国起草工资条例
- 医改方案确定补贴患者原则
- 电信业将进一步打破垄断
- 职工不加薪 领导也甭加
- 海关总署明确免税携带印刷品数量
- 浙江住房公积金库存告急
- 市民随时可查水质
- 我国将建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制度
- 北京四大新政提高“蓝领”待遇
- 全国三成糕点企业面临整改或淘汰
- 人民大会堂国宴改为“三菜一汤”
- 楼市降温炒房团转战广东炒兰花
- 柴鸡蛋营养不比普通鸡蛋多
- 胖子移民新西兰得先减肥
- 中学生成绩为何阴盛阳衰
对劳动者权益切莫心存傲慢与偏见
1月1日《第一财经日报》报道,近日,一位全国知名的企业家说,国家政策对企业来说太关键了,比如说《劳动合同法》太注意照顾现有企业里面员工的利益,而这样实际上对于企业的发展是不利的。比如说签订永久的合同协议,或者是合同协议到期了要补偿这个问题,这样做了以后会带来什么问题呢?
笔者通读新《劳动合同法》,体会到的只是立法者对劳资平等的精心呵护之情,还真难以看到“太注意企业员工利益”的偏袒之意。如果确实有偏袒之嫌的话,那么只能说明我们过去对劳动者权益关注得还不够。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强资弱劳”的情况在一些地方有愈演愈烈之势。外资、私有企业主甚至部分国有股份制企业把剥夺劳动者权益作为增加企业利润的举措,导致劳资关系局部恶化,劳资纠纷频频发生,有些甚至演变成群体事件,一度成为社会最刺耳的不和谐音。新法就是要对过去这种劳动者权益保护不够的问题进行纠偏,让劳动者权益理性回归。站在这种公平的立场来审视新法,是断然不会得出新法“太注意企业员工利益”的结论的。当然,如果把企业和劳动者对立起来,且把劳动者当作企业赚取利润的工具,那么,站在企业的立场上,说新法“太注意企业员工利益”也就不足为奇了。
幸运的是,这位知名企业家对新劳动法的担忧只是停留在务虚层面,并没有像有些企业一样“务实”,在新法实施之前已经掀起了“解聘潮”。当一些企业通过提前解聘、劳务派遣等新招应对新法时,殊不知,他们的美誉度在直线下降,做大做强的根基在动摇。这是因为,一个连员工权益都不重视的企业,很难得到消费者的永久信赖。
员工是企业发展的巨大财富,实践经验证明,凡属竞争力强的企业,都是重视人本管理、劳动者权益的企业。世界知名企业做大做强的秘诀各不相同,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就是对人才的重视和劳动者权益的保护。由“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首创的“终身雇佣制”就成就了许多日本知名企业和企业家。当然“终身雇佣制”不一定就是唯一的好办法,其对劳动者权益的重视却是值得借鉴的。
(方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