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 对劳动者权益切莫心存傲慢与偏见
- 县长的签字权应该为民所用
- 虎照二次鉴定为何迟迟不见下文
- 是税收大户还是消耗国库的大户
- 为污染企业丢了“面子”叫好
- 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三年调整目标任务完成
- 社会保险法草案初审
- 中国A股融资领跑全球
- 我国将投入2万亿元发展可再生能源
- 我国起草工资条例
- 医改方案确定补贴患者原则
- 电信业将进一步打破垄断
- 职工不加薪 领导也甭加
- 海关总署明确免税携带印刷品数量
- 浙江住房公积金库存告急
- 市民随时可查水质
- 我国将建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制度
- 北京四大新政提高“蓝领”待遇
- 全国三成糕点企业面临整改或淘汰
- 人民大会堂国宴改为“三菜一汤”
- 楼市降温炒房团转战广东炒兰花
- 柴鸡蛋营养不比普通鸡蛋多
- 胖子移民新西兰得先减肥
- 中学生成绩为何阴盛阳衰
虎照二次鉴定为何迟迟不见下文
“二次鉴定”结果之所以迟迟不能揭晓,主要缘于鉴定机构压力较大。陕西省林业厅一名高官称,“虎照鉴定其实根本不需要数周时间,两三天甚至一个下午便可解决……假如现在报告二次鉴定结果为真实的,那么舆论肯定会质疑鉴定机构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周正龙称:“希望鉴定机构是国家公安部,只有这样打虎派才能接受……”按照周的说法,只要鉴定机构“权威”了,结论就能让人信服。其实不然。鉴定机构的权威性固然重要,但鉴定的内容及结论、委托及发布的程序则更加重要。虎照二次鉴定要想取信于众,除鉴定机构必须具有权威性之外,至少还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是鉴定不能避重就轻。据报道,一知情人透露,“鉴定初步结果已出:认定虎照场景取自镇坪山林现场,属于自然成像。”可人们关注的焦点不是“场景”,而是照片中的“老虎”。事实上,“打虎派”也并没有怀疑“场景”的真实性,而只是认为造假者把“纸老虎”摆到了真实的场景中。既然如此,被质疑者还强调“自然成像”有什么意义呢?
二是报告必须充分公开。鉴定报告的全部内容,包括鉴定机构、参与鉴定的每一个成员、鉴定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要完完全全地公布于世,从而接受公众的监督。作为鉴定者,必须对自己所作出的鉴定行为负责;而作为当事人和委托人,则不能只公布结论或断章取义。
两个多月来,陕西省林业部门和周正龙一直在极力寻找野生华南虎。最近又有消息称,专家们在镇坪又发现了很多疑似华南虎的脚印,甚至“还有其他更惊人的发现”。陕西省林业厅官员称:“一切等待虎照二次鉴定结果公布后再向社会公布。”陕西省林业部门之所以迟迟不公布鉴定结果,除“压力大”之外,可能也是想等找到野生华南虎的证据,从而“让事实说话”。可是,“虎照是否造假”与“野生华南虎是否存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命题。即使找到了野生的华南虎,也不能证明虎照中的老虎是真的。
公众能否接受鉴定的结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程序的公正。鉴定过程中的任何一点瑕疵,都可能招来新的质疑。 (盛大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