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 中移动半年净赚548亿不该征暴利税?
- 换个眼光看“乡政府吃垮餐馆”
- 公共财政支出漏洞多
- 教授争当处长图的是什么
- 工资增长与CPI挂钩值得期待
- 厉以宁表示下一轮改革重点是城乡二元体制
- 我国将上调核电发展计划
- 缺水高峰将在2030年出现
- “保护学生安全”首次写入师德规范
- 获离退休工资以外奖金照常纳税
- 技术工人,各国都喊不够
- 石油对外依存度逼近警戒线
- 株洲建“经济身份证”不良记录影响升职
- 组织未成年人扒窃抢夺将受严惩
- 教育部拟出台幼儿园收费标准
- “常回家看看”列入地方法规
- 深圳:试行公务员职位分类改革
- 企业亏损未弥补外方不得回收投资
- 九成学生有人际关系问题
- 最新研究发现屋里亮堂记性好
- 国务院办公厅要求开展十大节能行动节能降耗从公务员做起
工资增长与CPI挂钩值得期待
据媒体报道,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牵头,国家发改委、国资委、国家统计局和全国总工会共同参与制定的《关于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的建议》,已上呈待批。
涨工资直接与物价上涨挂钩,突破了过去政府指导企业工资过于笼统化、模糊化、概念化,使工资增长有了明确、具体的操作标准,非常值得赞许。但需要看到,工资与CPI挂钩说易行难。国有企业可能好办些,大量非公企业极有可能成为摘不到的“桃子”,如果老板不按CPI涨工资,工人虽“有权要求”,但不见得有胆量较真,不久前广东总工会一项调查表明,只有7%的工人敢于与老板谈工资。可见,要让工人吃到这颗“糖果”,保证措施不可缺少。笔者认为需要从三个方面“保驾护航”。
其一,《工资增长机制》应具有强制性,企业只要符合涨工资的条件,就必须与CPI挂钩,不得寻找任何借口推脱。这让人想起不少地方年复一年地出台企业工资指导线,动辄就是两位数的增长,而工人对此大都一声叹息,一脸苦笑,因为看上去很美的指导线落实起来难于上青天。
其二,与CPI挂钩应落实到每个人,而不是平均数。平均数常常掩盖贫富差距和分配悬殊,不能真实地反映每一个工人收入状况。如今,许多企业收入差距越拉越大,高管层可享受两位数的工资增长,普通工人只能得“绳头小利”。因此,工资增长与CPI挂钩应关注职工个体;保证只要遵纪守法、诚实劳动,每一个人都能享有与CPI同步增长的收入。
其三,需要建立三种机制。一是投诉、举报机制,当企业不按CPI给工人加薪,职工群众有正常投诉渠道。二是查处机制。相关政府部门对工人投诉、举报应及时调查、取证,对有条件而不按规定加工资的企业要从严处罚,责令老板按CPI挂钩原则给工人足额补发工资。三是保密机制。政府部门要采取措施保护举报人,防止老板泄私愤打击报复。 (尹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