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 中移动半年净赚548亿不该征暴利税?
- 换个眼光看“乡政府吃垮餐馆”
- 公共财政支出漏洞多
- 教授争当处长图的是什么
- 工资增长与CPI挂钩值得期待
- 厉以宁表示下一轮改革重点是城乡二元体制
- 我国将上调核电发展计划
- 缺水高峰将在2030年出现
- “保护学生安全”首次写入师德规范
- 获离退休工资以外奖金照常纳税
- 技术工人,各国都喊不够
- 石油对外依存度逼近警戒线
- 株洲建“经济身份证”不良记录影响升职
- 组织未成年人扒窃抢夺将受严惩
- 教育部拟出台幼儿园收费标准
- “常回家看看”列入地方法规
- 深圳:试行公务员职位分类改革
- 企业亏损未弥补外方不得回收投资
- 九成学生有人际关系问题
- 最新研究发现屋里亮堂记性好
- 国务院办公厅要求开展十大节能行动节能降耗从公务员做起
缺水高峰将在2030年出现
“我国缺水高峰将在2030年出现,那时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左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将为1760立方米,进入联合国有关组织确定的中度缺水型国家行列。”这是记者日前从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获悉的。
据了解,我国水资源总体偏少。根据2007年统计,人均拥有水资源2220立方米,属于轻度缺水型国家。这就是说,我国用全球7%的水资源养活全球21%的人口。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十分不均衡,华北地区人口占全国的1/3,而水资源只占全国的6%。西南地区人口占全国的1/5,但水资源占有量达到46%。水资源差距最大的年份,西藏与天津相比,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直接差距达1万倍。
值得关注的是,我国“水脏”的问题很突出。据了解,我国每年没经过处理的水的排放量达2000亿吨,造成90%流经城市的河道受到污染,75%的湖泊富营养化。
《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