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洋品牌屡遭投诉
近年来,对洋货的投诉呈上升趋势。最近,中国消费者协会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调查,结果表明,1994年至1995年,全国80个城市消费者对7大类商品的投诉中,进口原装商品的被投诉率出人意外地首次名列前茅。权威人士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一些国外厂家对自己的产品质量缺乏了解,盲目自信。商品的广告过分渲染产品功能,而对中国消费者投诉的问题则普遍抱着傲慢的心理。上海市技术监督局最近抽查了21种进口、国产彩电,在11种被判不合格产品中,进口彩电占了8种,其中有些还是具有较高信誉的世界名牌彩电。广州市消委会受理的135件电视、音响等进口商品的投诉中,属于质量问题的115件,占到总数的85%。
当今世界上一些很好的品牌为了尽快地抢占世界市场,不得不采用两种生产标准,对于出口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产品采用双重标准。中消协有关人士指出,在投诉进口产品问题的信件中,80%反映的问题都发生在购机一年内。究其原因,一些生产洋家电的大公司,其生产基地大多已转移至新、马、泰等地,由于管理和员工素质的差距,致使一些产品的质量隐患增多。
在售后服务方面,对一些外国厂家来说,有时消费者在投诉相当长时间后,还难以与维修人员见上一面,有的甚至根本无法修理。维修费用奇高,是引起中国消费者不满的又一个问题。由于零配件必须经过海关进口,所以更换、修理的价格比国货要高出一大截儿。洋货的维修网点太少,使不少消费者维修无门。(《法制日报》7月22日 章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