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单位犯罪经济活中的毒瘤
单位犯罪是近几年
来经济犯罪中比较突出的
一种丑恶现象,其犯罪率之高、涉及面之广、金额之巨已发展到十分惊人的程度,它的滋生和蔓延已经成为经济生活中的一股浊流,严重侵蚀着我们党纯洁的肌体。
单位犯罪五花八门
单位犯罪,作为一种新的犯罪形式,已经渗透到许多领域,其犯罪手法可谓五花八门。
私设金库,瞒报私分。近几年来,由于乱收费、乱罚款等现象比较严重,为不少单位源源不断地充实小金库提供了便利条件,于是在一些领导的指使或暗示下,采取瞒报、截留、收入不入帐等手法,大肆敛财聚财。随之一笔笔失去控制、失去监督的资金,便在为职工谋福利的幌子下,一次次地进入了私人的口袋。不少单位违反规定,巧立名目给职工发钱发物;有些领导慷国家之慨,不惜采取竭泽而渔的手法,私分集体财产;有些执法机关在国家三令五申禁止乱收费的情况下,仍然私自增加收费项目,将执法中的罚没收入以集体名义进行私分。
单位行贿,习以为常。在时下的经济交往和业务活动中,用集体的钱为本单位去趟路子、通关节,已成为再平常不过的事。谁从上级主管部门要到资金,可给予5—8%的提成用于请客送礼;谁能从银行贷到款,可提取一定的比例用于送礼;谁能争取到项目,可在项目收入中一次性奖励若干元等等。由于单位行贿在社会上流行,以致在不少地方便形成了一系列不成文的规定,每办一件事,便可以公开以提成、回扣等形式,支取大量公款用于单位行贿,因而使单位行贿这一腐败现象越发公开化、合法化。
单位受贿,自自然然。单位受贿和单位行贿是一对亲兄弟,行贿者慷集体之慨习以为常,毫不心疼,受贿者托公家的福,大权在握,高高在上,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更显得是那样的自自然然,于是单位行贿与单位受贿这一公开的秘密在经济交往中越发运行得密切和融洽。如某金融单位竟列出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凡有单位向其贷款,都要收取3—5%左右的手续费,还有一保险公司为扩大保险业务,业务员在为投保单位办理保险业务时,都给对方单位8—10%的手续费。这种利用单位特殊的权力优势,大肆收受钱财的做法,竟然还美被其名日为“集体创收”。
单位犯罪的形式可谓多种多样,还有如单位逃税、单位走私、单位制黄贩黄等等不一而足,无不令人震惊。
单位犯罪为何蔓延
单位犯罪作为经济生活中的一股浊流,为何在社会上能够得以不断蔓延和升级。除了犯罪分子无法无天外,许多社会因素也为单位犯罪提供了生存的条件。
一是地方保护主义作祟。单位犯罪之所以有一定的市场,甚至在一些地方还相当盛行,与地方保护主义不无关系。例如有些地方的一些企业,制造假冒产品几乎是个公开的秘密,但由于是地方上的摇钱树、财神爷、当地领导往往是充耳不闻,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这些企业的头头更是打着为地方争收入、为职工谋福利的旗号,而有恃无恐。
二是捞取政绩助澜。在不少地方,由于有些领导急于找资金、上项目、为自己树碑立传,也在不知不觉中为单位犯罪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有些领导,不仅在会议上号召所属单位要不惜一切代价跑资金、跑项目,甚至还以文件、纪要等形式,设立所谓的种种奖励基金,这些奖励基金干什么?说穿了就是集体用于公开行贿的资金。
三是法不责众困扰。单位犯罪为何能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受法不责众旧观念的影响,一些领导认为,只要是为了集体的利益,不把钱装入个人的口袋,即使违法行为也不会追究个人的法律责任。甚至于一些地方长官还把“公私分开,不下口袋”作为教导下属的金玉良言,这句话乍听还觉得很有道理,其实已为集体行贿、集体受贿、公开偷税等单位犯罪行为起到了支持和暗示的作用,加之在新《刑法》颁布实施之前,受传统刑法理论的影响,对单位作案的违法行为几乎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所以,法不责众也为单位犯罪蒙上了一层温情的面纱。
单位犯罪亟待打击
单位犯罪行为的蔓延,严重破坏和干扰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必须给予严厉打击。
首先,要加大对新《刑法》的学习宣传力度,提高各级干部学法用法守法的自觉性。我国新《刑法》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同时还规定:“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判处刑罚”。修改后的《刑法》改写了法人单位不能成为犯罪主体的历史。对此,各级领导必须在头脑中消除单位犯罪个人无罪这一模糊观念,提高知法守法的自觉性,不能为了追求地方利益、部门利益或小团体的利益,而触犯了法律,以法律为依据,真正用法律法规来规范和指导单位的一切经营活动,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抵御单位犯罪行为的侵蚀。
其次,要严格监督,堵住单位犯罪的源头。单位犯罪的根子在少数领导身上,责任在于平时权力失控,监督不力。要控制单位犯罪行为的发生,必须从落实组织措施人手,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抓苗头、堵源头。同时,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消除一些同志头脑中存在的市场经济就是关系经济的错误认识,改变要办事必须以金钱开道的错误作法,切实规范单位的经营行为,搞清所进资金的来源和所出资金的用途,确保进出资金的准确使用,保证单位的经营行为不偏离法律法规轨道。
再次,排除干扰,从重从严打击单位犯罪行为。打击单位犯罪来自方方面面的干扰很大,因此执法部门要认真行使好独立办案的权力,坚决把说情风拒之门外。同时,公安、检察以及司法等部门要通力协作,不断加大打击力度,重点查处一批单位犯罪的大案要案。并且通过新闻媒体进行公开曝光,报道重点案例,用法律这一锐利武器铲除单位犯罪这一毒瘤,坚决荡涤单位犯罪这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浊流。 (谢明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