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睁大眼睛看“洋考试”
伴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形形色色的“洋考试”争相入境。有关人士分析,这些“洋考试”可分三类“一是语言类的,如雅思考试等;二是技术类的,计算机、金融、会计、设计等门类众多,许多考试与职业任职资格连在一起,如金融分析方面的CFA证书,全球只有2万人持有,我国每年有100—200人参加这一考试,通过者很少;三是针对青少年留学的预科考试,学生通过此类考试,才可申请赴国外留学。
“洋考试”中也不乏鱼龙混杂,有两种现象特别需要注意:一是随意夸大,说是“国际承认”,实际上只是该机构所在国家自已承认,或只是在一个区域,如北美地区获得认可;二是混淆视听,利用报考者渴望高学历的心态,宣称自己的考试是“学位考试”、“文凭考试”,事实上绝大多数“洋考试”能提供的只是一张专业方面的“洋证书”,不能提供学历、学位。“洋考试”一般价格不菲,与之配套的还有各类课程班、辅导班,需花费学员大量时间、精力,因此那些带欺骗性的“洋考试”具有较大社会危害性。 据《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