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 呆账冲销仍是大锅饭体制
- 不可片面强调发展信息产业
- 严管棉花市场
- 今后不能用财政的钱办企业
- 警惕下世纪科教人才低谷期
- 药价下调方案引发反响
- 淘汰过剩就是发展经济
- 国企“当家人”全部民选
- 国家今年重点整治隐形收费害苦企业
- 矿泉水地热水须取之有“道”
- 中国市场步入“微利时代”
- 京城“黑车”屡禁不止
- 图片新闻
- 200多座城市陷入垃圾围城
- 二十六人就医花掉490万
- 深圳十六位国企老总悄然下岗
- 哪些单位及职职工要参加医疗保险改革
- 法国时兴“工厂商店”
- 职工得了重病由谁管
- 企业打破采购“暗箱”每年避免损失百万元
- 我国每天有1500家公司 “执笠”
- 沧州一场大火烧了十二小时九万平方米商场无一消防栓
- 我人口自然增长率首次降至10%
- 宁 波 原 市 委 书 记等 40 名 干 部 受 审
- 广州市财政局长被抓
- 保健药品将不复存在
- 广告
广东今年将改革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今后不能用财政的钱办企业
据《粤港信息日报》报道,在新增补为省人大代表的广东省常务副省长王岐山看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虽然篇幅不长,但有不少新的提法。比如,报告中说到的“规范财政供给,改变以基数法安排支出的状况,并使财政资金逐步退出经营性和竞争性投资领域”,就是其中之一。王岐山说,这一提法就是要告诉大家,广东今年将下大决心改革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王岐山说,去年一年,汕头感光的事刚解决,广州乙烯的事情接着就来了,现在还有茂名腈纶,就是财政政策没有用好的结果。检讨一下,全是政府投资上的项目,而且上的就是工业项目,上一个项目,安排一批人,出一两次国,皆大欢喜。项目本身效益如何呢?几亿几十个亿的项目失败了,我们又如何去追究责任呢?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我的意见是,财政今后不能用于办企业。凡是企业能做得到的事情,政府就不要去插手。当然,实现这个转变将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因为我们的政府太喜欢上项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