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3年12月11日
第3版
03

海阔凭鱼跃

——记富县板合板厂厂长陈金河

刘福儒樊宏良

在改革的大潮中,有一位不甘寂寞的年轻人,勇敢地走出机关大院,义无反顾地投身于创办企业的行列中,而且大获成功。

他就是富县胶合板厂厂长陈金河。

今年35岁的陈金河,精明能干。他有着一段辉煌的军旅生涯。也许是戈壁滩上的风霜,磨砺出他特有的坚强意志,锤炼出了他刚直的性格,在十五年前复转回乡后,先后在县水保局、肉牛公司、县经委工作。

去年10月,县委、县政府在实施“工业富县,农业富民”的发展战略中,借鉴沿海地区先进经验,决定兴办一批符合本县实际且经济效益高的企业。于是,他毛遂自荐,出任了正在兴办的县胶合板厂厂长。

万事开头难。没有资金,没有技术,没有办公场所。一道道“拦路虎”,挡在了他的眼前。面对困难,金河没有退缩和气馁。从筹资、选址建厂到设备安装创造了富县工业史上建厂时间短、投资少的最好纪录。

在建厂最忙的日子里,金河曾经遭受了母亲病故的痛苦,只请了三天假,草草安葬母亲后,立即投身到建厂中。可是祸不单行,妻子的脚腕受伤了,小孩没人照管,而金河只回来看过一次,就一下子扎在厂子的建设上。

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3月,县胶合板厂在喜庆声中胜利开机生产了。当第一块合成板呈现在人们面前时,金河却蹲在角落里泪流满面。悲喜过后,他把眼光盯向西北市场。

在完善经营管理机制上,金河更是投入了大量的劳动。他在招收的40名合同制工人中,全面考核,择优录用上岗,并一次交清2000元风险抵押金,把企业效益同职工的切身利益挂起钩来,极大地调动了工人爱厂如家的生产安全积极性。与此同时,陈厂长又把质量信誉视作企业的生命,严把质量关,坚决实行质量一票否决制,决不含糊和手软。今年5月以来,他先后对5名职工因生产环节质量把关问题出现漏洞,作了严肃处理,对一名工人的失职行为,把其炒了“鱿鱼”。

严格的管理和高质量的产品,使这个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现在,他们生产的6种规格的胶合板投放市场后,倍受用户青睐,产品远销到延安、榆林、咸阳、甘肃等省市县,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出现了产品供不应求的喜人景象。到10月底,全厂累计生产人造合成胶合板2.4万立方米,产值达到49万元,实现利润4.6万元,成为富县工业企业的佼佼者,受到了县委、县政府领导的好评。

放大 缩小 默认